陽光金水岸項目已經建起的3層高住宅。肖光明 攝
河北邢臺“省級村改示范點”占耕地建樓 村民未安置房屋卻出售
“好好的耕地上建起樓房,原本說是給村民居住,現在卻都被賣了。”站在后留村村后的陽光金水岸項目建筑工地前,劉強(化名)氣憤不已。
劉強是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李村鎮后留村的村民。后留村村北在建的陽光金水岸項目,占用了原本由他耕種的3畝多農田。一年多來,讓劉強和其他村民們不解地是,這一在耕地上建設的項目,開始說是舊村改造項目,在建房屋將作為安置房讓后留村村民居住。然而,3個月前他們卻發現,房屋已經在出售,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
中新網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陽光金水岸項目在尚未辦理國土、建設、銷售相關手續的情況下,用“以租代征”的形式圈占了百畝耕地并開工建設。當地官方對外解釋稱,該項目被河北省委農工委等六部門列入2016年度第一批中心村示范點名單。
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李村鎮的后留村,緊鄰S222省道,距離邢汾高速羊范口僅一公里距離,交通便利。
中新網記者在后留村村北看到,耕地上已不見農作物,灰黃色的泥土翻露。建筑施工現場被一座簡易圍墻圈起,三座樹立的塔吊正在緊張施工。6棟樓房已經冒出地面,工人們正在盤鋼筋,壘砌主體。在施工場地的北面,是2棟主體已經完工的3層洋房,洋房前面的池塘已經建設完工,水池里蓄滿了水。
據當地村民介紹,2015年麥收前,后留村村北開始“征收”土地。當時的補償價格是每畝地每年給付村民租金1500元。“當時是麥收前期,很多人提出將麥子收割后再征用,卻沒有被同意。”劉強回憶道。
據該村村民王女士介紹,村里被征收的土地涉及大約200多畝。除去一部分果樹地外,大部分是村民的口糧田。
王女士幾天前曾到售樓中心咨詢正建樓盤的價格。“3000多元的價格,還說是給村民的內部價,我們靠種地掙錢,能買得起么?”王女士感到十分氣憤。
陽光金水岸項目施工現場。 肖光明 攝
陽光金水岸售樓處設在S222省道旁,與后留村村委會在一棟建筑內。位于沿街門店的售樓處內冷冷清清,柜臺前放滿了各種戶型的宣傳海報,墻面上掛有小區的規劃設計圖。根據規劃設計圖顯示,陽光金水岸小區不僅規劃建設了幾十棟多層住宅,還將建設多棟聯排別墅。
據售樓員介紹,目前樓盤因為沒有確定最終價格,只能接受咨詢。“小區五證齊全,手續在正常辦理,只是房價漲得太快,我們只能先接受咨詢。”該銷售員熱情介紹并留下了來訪人員的電話,“過幾天開盤時,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在陽光金水岸的宣傳海報上,中新網記者登錄了該項目的公微號。公微中詳細介紹了項目的認購排卡流程,稱只需要繳納訂購意向金,就可以訂購房屋。隨后,記者撥通了該項目售樓中心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幾個月前確實在進行購房排卡,“因為這幾天上面查得緊,只能先等等。”該售樓員小聲說。
在陽光金水岸售樓處后面,是后留村村委會辦公地點。村委會辦公室內同樣放有該小區的規劃設計圖。不同的是,名稱換成了后留村村莊改造鳥瞰圖。
就后留村以河北省級示范點名義租用耕地建樓,村民未安置房屋卻對外出售一事,記者曾試圖聯系邢臺市橋西區政府主管官員和橋西區區委書記郭和平,但對方均未對此作出回復。
21日下午,就后留村陽光金水岸項目,邢臺市橋西區李村鎮政府作出說明:后留村近20年沒有發放宅基地,群眾居住條件困難。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后留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因為歷史原因,居住環境差的現象依然存在。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徹底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后留村啟動舊村改造工程,且后留村被河北省委農工部等六部門列入2016年度第一批中心村示范點名單。
說明中同時寫明,陽光金水岸項目于2016年6月由邢臺市城鄉規劃局出具規劃選址意見,邢臺市國土局橋西分局2016年5月出具了后留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邢臺市發改委2016年7月出具了項目立項核準。
“去年就把地征用了,今年才出臺意見,樓房是誰蓋的啊?”劉強對于這份李村鎮政府的說明顯得極不滿意。
資料顯示,2015年,河北省委農工部、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出臺文件,提出啟動實施中心村建設“十縣百點工程”。中心村建設是在規劃引導下,通過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統籌統建,逐步形成新型村莊形態。文件指出,推動中心村建設要積極引導,量力而行,堅決杜絕搞強迫命令,搞包辦代替。文件同時強調,要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對實施中心村建設的村莊優先安排增減掛鉤指標。
?
?
相關鏈接:
江蘇句容政府占耕地蓋度假村 強行流轉村民土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