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球變暖不僅改變著海洋魚類的生活環境,甚至還影響了它們的生存能力。某些魚類的生存本能被削弱,有時甚至會傻傻地游向捕食者自投羅網。
埃克塞特大學一個海洋生物學家小組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志上報告說,全球變暖、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擾亂了魚類包括味覺、聽力和視力在內的感官系統,從而削弱它們的行為能力。比如,聞到捕食者氣味,魚類不知道警覺逃離,甚至還可能循著氣味游向捕食者;又比如,正常情況下通過一些聲響判斷,魚類會遠離一些危險地帶,但如今魚類很可能對這些“聲音警示”無感。
研究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魚類這些“反常”行為與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影響魚類大腦處理感官系統信號有關。
據估計,到本世紀末,海洋生態系統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2.5倍。研究小組說,在這種大環境下,魚類養殖業可能會發揮獨特優勢。據他們解釋,相比于海洋野生魚類,養殖魚類生活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要高10倍。不過,養殖魚類都有充足食物以及生活場所,也不必躲避危險的捕食者。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會對養殖魚類進行進一步研究,這對于理解水生物種如何進化適應氣候變暖及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魚類養殖業者也可以借助上述研究成果,通過調節二氧化碳濃度使魚類生活條件達到最優化。
?
?
相關鏈接:
研究稱土壤儲碳減緩全球變暖能力被高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