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峰縣龍田派出所的宣傳欄中全部是反電信詐騙的內容。
“騙不到錢都沒臉回家過年”
王海強在通過“短信釣魚”方式詐騙的前半年寢食難安,夜里睡覺經常夢到警察給他戴上冰冷的手銬。走在大街上,見到警察他就躲著走。2010年4月,他再度出山,“復工”的第一單生意,就在云南一家出租屋中被抓獲。“在里面(監獄)待了4年,也算給我血的教訓,我也算是認清了,來路不正的錢財,早晚還得吐出來,人財兩空。”
據王海強說,從事電信詐騙者一般學歷不高,很多都是在珠三角和長三角打工,有正當的職業做掩護。在他看來,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雙峰電信詐騙的手法已經經歷多次“升級”。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是“分金元寶”詐騙,謊稱在某地發現金元寶,并持有專門的鑒定證書,忽悠一些人低價購買。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是販賣假證、假學歷,滿足當時農民工外出打工進廠的需要。
2003年之后有了新玩法,將當地官員的照片與色情照片合成在一起,然后給官員寄信,威脅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員。“這種方式成本低,風險小,心里有鬼的官員收到合成照片后會乖乖寄錢,他們肯定不會報警。只要成功一單,至少就有30萬元的收入。”
2006年之后,則是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詐騙。以短信詐騙為例,只要花一萬元左右購買“偽基站”機器作為犯罪工具,一臺手機用來測頻點,一臺智能手機用來發信息,走在街上,附近的人都能收到詐騙短信。尤其是短信來源可以被偽裝成“10086”、“10010”,甚至銀行的“955××”發送。“我聽說雙峰縣一位領導就曾中過招,詐騙者以他的名義發信息給當地一些干部,稱在北京開會銀行卡被盜,需借2萬元,有些人還真打錢過去了。”
“很多人說雙峰詐騙的地域特色是PS官員照片詐騙,其實那都是5年前的事了。”眼下比較多的電信詐騙方式是通過制造木馬病毒,攻擊用戶的網上電子交易賬戶,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錢轉到自己的卡上。
王海強說,從事電信詐騙的人,成員之間都是單線聯系,如果被公安機關抓獲,家人就會悄悄搬到外面住,以免在村里被人戳脊梁骨。他曾因為電信詐騙,半年就賺了一套房,但因為退贓,如今還欠著20多萬元外債。
說起自己貪圖眼前小利而入獄的經歷,王海強十分懊悔。他說,都是因為自己眼紅別人一夜暴富,被沖昏了頭腦。“在農村一些人看來,你有錢,能蓋起樓房,你就有面子,沒人管你的錢來路正不正。甚至不覺得騙錢是恥辱,騙不到錢才是恥辱。”王海強嘆了口氣說,“春節到了,騙不到錢你都沒臉回家過年。”
“嚴打”后從業人員銳減一半
行走在大塘村,小洋樓孤獨矗立在水稻田邊,很多都是空的,墻壁長出了蜘蛛網,爬山虎爬滿了整面墻,甚至有老鼠在屋中穿過。村里剩下的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中午時分,也只有寥寥幾戶人家的屋頂冒出炊煙,荒涼的氣息撲面而來。
村里的不少人通過電信詐騙一夜暴富,這種放大效應也讓不少原本安心務農的村民有些坐不住了。大塘村村民劉富貴今年54歲了,除了種田,平時還要靠開摩的搭客補貼家用。他告訴記者,大塘村主要以種植水稻為生,人均不到1畝地,每年收入只有1000元,連溫飽都不能解決。如今,村里的青壯年都到外地打工了,每年有五六萬元收入,工種方面,建筑工地上的泥水工較多。
“在工地上揮灑汗水,遠不如一些人坐在家中打電話、發短信,搞電信詐騙來錢快。人家一年能收入上百萬元,又蓋樓房,又買寶馬。你在工地上打工,十年也蓋不起房子。”劉富貴說,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下,不少村民都選擇“走捷徑”,也加入電信詐騙的“隊伍”。
王海強說,很多人都有劉富貴這種心態。電信詐騙犯罪比盜竊、搶劫風險小,判得也輕,很多人在里面關上一兩年就出來了,加上此類犯罪隱蔽性強,取證難,很難被抓到,所以產生了不好的示范效應。
不過,王海強表示,最近兩年來,經過整治后,當地電信詐騙的風氣已經明顯收斂。從業人員大概比兩年前減少了一半。
動真格:讓電信詐騙分子寸步難行
作為全國電信詐騙的“重災區”,雙峰在過去數年間不止一次被“點名”。2015年,雙峰縣被確立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整治的七個地區之一,要求限期整改。
雙峰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隊長毛定華說,縣里組織各鄉鎮村干部,全面清查外出務工人員,摸清了歷年來被打擊處理的人員和現在可能從事違法犯罪的重點人員的底數,對這些人員,只要使用本人身份證,住宿、銀行資金流向都會預警。
對于詐騙者的懲戒,當地政府曾推出嚴厲的舉措——對涉嫌制販假證及短信詐騙者,銀行部門不得為其辦理貸款業務;計生部門不得為其辦理二胎準生證;國土部門不得為其辦理建房批地手續;民政、社保、醫保等部門不得為其辦理社會福利保障;公安部門不得為其審批準出境、參軍手續;組織人事部門不得為其辦理招工、錄干,總之,要讓其寸步難行。
走馬街鎮副鎮長朱衛華說,現在是動真格的,“比如公安抓了一個人,但村里摸底沒摸查到,要誡勉談話,摸錯兩個,村支書免職。對于直系親屬做詐騙的,村支書一律免職。”該鎮一位公務員則向記者透露,為了震懾電信詐騙,“公職人員,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從事電信詐騙,就要被辭退。”
?
?
?
相關鏈接:
探訪“電信詐騙重災區”:村民以為只是“倒騰電話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