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光明
有“海南荔枝大王”之稱的吳開茂,是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永德村委會儒吳村人,長期致力于科學種植荔枝的研究。被譽為海南荔枝種質資源民間收藏家,海南“荔枝王”、“土專家”。為挽救和挖掘利用海南本地荔枝珍稀品種資源,做出了獨特貢獻。
選育首個無核荔枝品種
通往儒吳村的道路彎彎曲曲,兩邊都是火山石壘成的小土墻。“永興鎮雷虎嶺至石山鎮馬鞍嶺火山群輻射而成的羊山地區,人多地少,但生長著幾萬畝幾十萬株荔枝實生林,品種繁雜,幾乎沒有一株相同,優劣品種間差距很大。”吳開茂告訴記者,早在中學時期,他就對農學感興趣,1984年接受了專家果樹專業啟蒙教育,后來確定了以荔枝市場價格為導向,民間調查相結合的特殊調查方式,對羊山地區幾萬畝幾十萬株荔枝實生林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然后通過無性繁殖收集栽培并經過多年觀察研究,去劣存優,篩選出非常有商業價值的幾個類型的優異單株品種。
1999年,吳開茂的探索之路迎來了春天。他找到了適合嫁接南島無核荔枝苗的種子——懷技種子。2000年,吳開茂一口氣嫁接了五六萬珠南島無核荔枝苗,把自己的探索成果拿出來與其他荔技農戶共同分享。一時間,就像星火燎原一樣,南島無核荔枝從永興向其他地方鋪張開來。
汗水和智慧換來“荔枝王”稱號
發現了南島無核荔枝之后,吳開茂探索的步伐并沒有停歇,他以同樣的土方法,通過不斷地嫁接和實踐,又發現了牛心荔、新球蜜荔和玉譚蜜荔三個荔枝新品種。吳開茂一門心思研發海南本地荔枝珍稀品種,并把它們收集到一個園子——“荔枝珍稀品種母本園”中。如今他的荔枝母本園已擴充到兩畝多,共有30多個不同荔枝珍稀品種。
2003年他注冊了“雷虎牌”商標,2006年注冊“海口雷虎果業有限公司”,將種植生產與市場營銷相結合,被譽為遠近聞名的“荔枝大王”。
吳開茂先后被相關部門授予“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標兵”、“星科技致富能人”和海南省“全省農村十大科技致富能人”等稱號。這些榮譽的獲得,是他用多年的汗水和智慧換來的。他說,一個品種從收集到推廣需經過兩個階段,約四、五年時間的栽培觀察。定植二至三年才能看出品種的質量,四至五年才能看出品種的穩定性及高產性。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規模繁殖推廣。他說,“每一個甜蜜荔枝品種出現,都需要經過汗水和時間的反復錘煉。”
(海口網10月25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