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首個土壤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在成都成立,由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擔任主任委員單位。
土壤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響應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創建生態文明”號召的重要舉措。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會長謝天指出,國家《土十條》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土壤污染治理行業的春天已經來臨,這將夯實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全面提升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預計“十三五”土壤污染治理投資總額或達10萬億,占環保產業全社會總投資17萬億的近60%。
需求是巨大的,困難也是實際的。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專家指出,“專委會需要有技術優勢,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帶頭,整合資源共同為土壤污染治理行業提供專業、全面的服務。”
作為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單位,長虹格潤已經形成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置、精深加工,土壤修復三大核心業務版塊。
其中,在土壤修復方面,長虹格潤從2012年即開始相關技術和人才的儲備,2013年參與完成省內首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與該領域知名企業、高校和資深專家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創新模式的挖掘,2015年完成了四川省首例面向高端住宅區土壤及景觀治理項目,開創土壤修復業務由B2B向B2C市場拓展之先河。
另據長虹格潤總經理吳章杰介紹,長虹格潤是全國首批廢舊家電拆解資質獲準企業,綜合拆解能力位列西部首位,同時,在廢舊塑料改性造粒、稀貴金屬提煉、屏處理等專業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沉淀,在行業內處于領跑地位。基于公司強大技術實力,長虹格潤也成為多家政府機關、軍工單位和外資企業指定的保密銷毀處置企業。
觀察人士指出,隨著國家“土十條”發布實施以及政府日益重視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修復產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有技術儲備的龍頭企業將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將從中受益。
?
?
相關鏈接:
菌草技術在青海試驗示范成功 可用于黃河源頭地區生態修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