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于25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圓滿收官。主辦方在當日的閉幕式上發布了6項機器人團體標準和智能機器人Bots平臺。該平臺將實現智能機器人核心——交互能力“大腦”開放給人工智能從業者,讓開發人員各展所長,以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當日發布的機器人團體標準包括《機器人拋磨系統安全要求與評級》、《機器人拋磨系統通用規范》、《教育機器人術語》、《快遞機器人術語》、《輪式機器人動力學性能測試方法》和《基于知識庫的語義分析系統接口功能要求》共6項。
據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介紹,這些團體標準立足于響應機器人領域新興交叉技術、產品以及市場對標準化的迫切需求,彌補國家和行業標準的空白,旨在規范市場發展,引領技術前沿,占領標準高地,助力機器人產業壯大。
徐曉蘭表示,繼APP之后,Bots將成為新的互聯網平臺應用的入口和趨勢,發展Bots經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國內外大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平臺建設計劃,但未來發展趨勢一定是平臺單一化向開放共享平臺轉化。
她介紹,當日發布的智能機器人Bots平臺,是一個公益、共享和開放的平臺,將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技術保障,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該平臺將智能機器人核心的交互能力大腦開放給人工智能的從業者,也讓開發者發揮所長,實現技術與應用的快速轉化,讓機器人為人類提供更智能的服務。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學會學術部部長、企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軍表示,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現了較高的技術水平,6項賽事涵蓋了機械、材料、電子、交通、天文等領域,體現了機器人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大會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830支隊伍,超過2500余人參加。參賽選手年齡跨度較大,小至8歲大至50歲都來參加比賽,說明機器人已經成為了跨越國界和跨越年齡的共同主題,而選手們在賽事中展現的精湛而實用的技巧也已成為最生動的機器人科普。
在當日舉辦的頒獎典禮上,主辦方為無人駕駛挑戰賽、無人機飛行極限挑戰賽、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機器人明星挑戰賽、RoboCup挑戰賽、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6項賽事獲獎團隊頒獎。
其中,清華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獲得無人駕駛挑戰賽優秀團隊獎;心在飛翔團隊郭智博獲得無人機極限飛行挑戰賽冠軍;北京大學任建坤、梧州學院韋鑫等五位選手獲得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工程項目冠軍;荷福ARES人形直立行走機器人彭伏生等四位選手獲得臨港荷福機器人明星挑戰賽最佳科技創新獎;劉江川、鄭魁松等10位選手獲得RoboCup服務機器人挑戰賽冠軍;北京市八一學校張照儀、上海進才實驗小學孫卓賢等5位選手獲得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最佳創意獎。
?
?
相關鏈接:
皇馬殺星挺C羅:他不是機器人 有踢丟單刀的權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