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采樣器本是實時監測空氣質量的,作為國家直管的長安區監測站,不經允許任何人不得入內。然而,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主要官員出于自身政績考量,偷配鑰匙并記住密碼,用棉紗堵塞采樣器,致使數據異常,引起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注意。警方立案調查后,目前涉案人員已羈押在看守所。(10月25日《華商報》)
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對環保監測數據進行造假,西安市有關官員確實異想天開。然而,這次事件暴露出頗多現實問題。
造假為政績,政績該如何考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百姓,要看政績。如何考量官員的政績,只聽匯報嗎?只看數據嗎?只聽官員自吹自擂嗎?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是官員出于自身政績考量,這是對官員政績評價考核機制的極大嘲諷。
政策和對策何時才能相向而行?有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和對策總是背道而馳。2015年4月環保部決定開展全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專項檢查,2016年10月西安官員對空氣自動監測站數據進行造假,為什么西安官員就不能與環保部相向而行,想方設法把空氣質量搞好?這是對百姓也是對官員自身的負責呢!
層層關卡何以大多失守?據報道,在防范數據人為造假方面,國家設了多層關卡:數據的“一點多發”、遠程監控、飛行檢查和交叉檢查等。試想,如果每道關口把好關,造假者如何能得逞?報道還說,西安這次數據造假,就是在“飛檢”中查出來的,那么請問:多久進行一次“飛檢”?如果不是“飛檢”,何時能查出問題?還有多少地方在進行數據造假?
懲戒措施尤其是法律法規必須盡快完善。為啥要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因為以前這種行為沒受處罰;為啥明知這種做法錯誤也要去做,因為不知所犯錯誤的嚴重性;為啥不知錯誤的嚴重性,因為目前的法律是從造成后果的嚴重性來定罪,而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會造成什么嚴重后果,這個不好界定。
給空氣采樣器戴“口罩”是面“照妖鏡”,眾多“妖精”在這面鏡子下現出了原形?!把爆F出原形不是事情的終結,不讓世間再出現“妖精”才是問題的根本。為此,無論頂層設計還是草根智囊,既要協心協力把現有“妖精”斬盡殺絕,又要共同努力不再讓新的“妖精”出現。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