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施行“一戶一檔”以來,美蘭區三江鎮精準扶貧走出了新路子。據三江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江鎮將全鎮60戶貧困戶的扶貧工作責任分解到鎮村兩級干部身上,對每戶貧困戶的具體情況逐一研判,劃分類別、因戶制宜,給每戶貧困戶擬定可持續的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計劃,一戶一檔案,一戶一冊,確保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幫扶脫貧,不僅僅是三江鎮精準扶貧的初衷。根據長遠規劃,各級扶貧工作人員將繼續深入調研,繼續幫扶貧困戶擴大種植養殖規模,發展產業鏈,從而快速走向致富。
□記者曾毓慧?特約記者梁崇平
貧困戶:符圣明
25日一大早,三江鎮上云村,52歲的符圣明打開羊圈趕著群羊出門吃草。一數,足足有9只母羊,這是政府扶貧工作人員花了1.8萬余元買來的,這群羊的毛色光澤都不錯。
按照第一年每只母羊可產2只羊仔,那么一年就能產仔18只,每只銷售1600元左右,就能入賬將近3萬元。接下來,還將擴大飼養規模,收入將隨之翻倍增加。
羊圈旁,那一株株蓮霧苗長勢不錯,那是今年7月份剛栽下的,合計有4畝,品種可是市面上頗有名氣的“黑金剛”。就在昨天,扶貧工作人員專程過來幫符圣明的蓮霧種植地安裝了噴霧灌溉設備。順著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運恒的指引,記者看到,在一株株蓮霧之間,還騰出足夠合理的空間,用于發展短期農作物,借此提升產能。
“這幾天我想再種點南瓜,”符圣明說,通常情況下,種植南瓜三四個月就能迎來收成,而且目前市面上南瓜的價格還不錯。除此,他也打算空隙間再種一些蔬菜,好好利用蓮霧噴霧灌溉設備,也能省去不少人工灌溉成本。
“果苗、設備、培訓,這部分經費政府扶貧幾乎全包了,但你們要多花點時間看管,一有問題就給我們打電話,”張運恒囑咐說,扶貧如果“等靠要”那可使不得,要想方設法發動扶貧戶的積極性,用腦、用心、用雙手致富。臨走前,張運恒不忘提醒符圣明,這兩天要對噴霧灌溉的水管做好防曬保護,以免長期被曬老化太快。
貧困戶:鄭仁山
幫扶措施:種養結合,種植牧草,圈養黃牛;牛屎鴨糞當做果蔬、檸檬、三紅柚、蔬菜的無公害肥料。
25日午后,太陽正曬著,在三江鎮紅化二村郊外,43歲的貧困戶鄭仁山忙得不得歇,既要給數千只鴨子喂食,還要給栽下沒多久的檸檬、果蔬灌溉,忙里間隙,還得過來牛棚給黃牛添加草料。
“前些天剛產了一只牛仔,按這行情就等于直接進賬2000元了!”一看到三江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馮學朝,鄭仁山笑呵呵地過來“報喜”。牛棚里,那只小牛仔看起來很壯實也很靈活,6頭母黃牛都長得很壯實。“還有2只也懷牛仔了,”鄭仁山興奮地說著。旁邊,正在修建一個寬敞的牛棚,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建筑,估計下個月就能將“牛媽媽”和牛仔喬遷新居了。
鄭仁山家境較為貧困。馮學朝說,今年,扶貧工作人員親自陪著鄭仁山到定安等地,花了4萬余元買了6頭母牛發展養殖。通常情況下,第一年,按每頭黃牛產仔1只來算就有6頭牛仔,現今牛仔每只售價大概2000元,光是這一項就能入賬12000元。除此,在扶貧工作人員的協調下,一養殖場還雇請鄭仁山飼養數千只鴨子,每月工資2500元。
不遠處,4.5畝檸檬苗長勢喜人,6畝三紅柚又吐出新芽。原來,在扶貧工作人員科學施策下,鄭仁山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鏈:種植牧草,圈養黃牛;牛屎鴨糞當做果蔬、檸檬、三紅柚的無公害肥料。這幾天,鄭仁山正尋思著,再好好利用這些無公害肥料,再墾出數畝田地種植蔬菜。馮學朝得知后立即鼓勵:按照政策,今年內還能再給鄭仁山發放扶貧資金1萬元,用于發展蔬菜種植。除產業扶持外,還將繼續給鄭仁山子女發放扶貧教育補貼以及家庭低保等。
三江鎮扶貧攻堅目標
2016年脫貧28戶,合計113人,鞏固2015年建檔立卡脫貧戶66戶235人;
2017年脫貧32戶,合計116人,并鞏固2015年、2016年脫貧戶94戶348人。
?
?
相關鏈接:
幫資金扶技術 海口三江鎮產業扶持助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