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國慶假期甫過,法國《歐洲時報》的報道標題,映照出中國游客海外舉止的悄然轉變。近段時間來,日本、美國、泰國、新西蘭、西班牙等國的主流媒體和華文媒體,紛紛聚焦中國游客成熟、自信、文明的嶄新形象,贊賞之余有鼓勵,有驚喜,更有期待。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成熟、自信、文明 外媒矚目中國游客的新形象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10-26 20:45

      “十一歸來,中國游客海外華麗轉身。”

      國慶假期甫過,法國《歐洲時報》的報道標題,映照出中國游客海外舉止的悄然轉變。近段時間來,日本、美國、泰國、新西蘭、西班牙等國的主流媒體和華文媒體,紛紛聚焦中國游客成熟、自信、文明的嶄新形象,贊賞之余有鼓勵,有驚喜,更有期待。

      成熟:多元體驗 理性消費

      隨著出境游熱潮持續涌動,中國游客的心態更趨理性成熟。“游覽著名景點”不再是旅行計劃上的唯一選項,“體驗異質文化風情”贏得更多游客青睞,休閑、探險、人文等多元主題旅游路線顯著升溫。

      探索西班牙的“圣地亞哥朝圣之路”,便成為諸多中國游客的“旅行新寵”。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亞哥,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中世紀時曾被稱為“世界的盡頭”。圣地亞哥是基督教中與羅馬、耶路撒冷齊名的三大圣城之一。以此為終點、綿延于西法邊境的漫漫長路,被稱為“朝圣之路”。

      “不少中國游客開始以‘苦旅’作為一種獨特的人生體驗,而來此‘自討苦吃’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西班牙《華新報》報道稱,現在,“中國身影”正頻繁出現在這條結合了地理、文化、美食、運動于一體的旅游線路上。

      “2014年的‘朝圣之旅’,我遇到的亞洲面孔以日本人為主。”剛走完“圣地亞哥之路”的中國游客小黃說:“今年情況不同,我碰到了9個中國人,讓我很高興。”據西班牙《華新報》統計,僅2015年下半年,超過80名中國游客踏上了這條頗具歷史文化韻味的旅程。

      除個性化體驗的深度游外,“理性消費”也成為中國游客日漸成熟的一大特點。

      今年十一剛過,《日本新華僑報》以“中國游客從‘爆買’轉向體驗型觀光”為題,聚焦國慶節期間赴日中國游客的消費新風向。“近來的‘爆買’現象有所減弱,接觸日本文化的‘體驗型’觀光匯聚人氣。”報道稱,赴日中國游客的旅行目的正向自然和文化轉移。

      日本沖繩《琉球新報》報道稱,中國游客在沖繩“爆買”出現剎車態勢。十一期間,中國游客購買物品和旅游觀光日趨多樣化。相比起日本大都市,小城市及都市周邊地區的中國游客有所增加。

      從狂掃國際奢侈品,到重視產品內涵和附加值;從觀光、購物等較低層次享受,到關注文化、體驗等更高層次需求……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日漸成熟的中國游客,開始從“數量型消費”轉向“質量型消費”。

      自信:樂于冒險 勇于維權

      66歲的汪東升和64歲的陳愛武火了。今年6月,這對來自武漢的退休夫婦在不會講英語的情況下,上演了一出“美國大冒險”。他們經過拉斯維加斯、約塞米蒂和黃石公園等地,開始了長達19天、行程4850英里的自駕游。

      8月1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以“史詩般的旅程”評價這對老人的非凡勇氣。夫婦倆提前數月開始準備行程,在網上訂機票、租車,購買美國地圖導航卡,甚至準備了一個車載飯鍋,既可下面條,又可煮米飯。由于語言問題,兩位老人還提前準備了日常用語的中英文翻譯。

      “他們對美國的基礎設施有些失望,對美國的家庭充滿好奇,被一次次遇到的好心人所感動。”《華盛頓郵報》稱,這趟旅行考驗了老人的耐心,也使他們走進一個曾感到無比遙遠的國度。

      報道指出,中國出境游市場日漸火爆,也有一些中國游客表現不夠文明。“但在1億多中國出境游客中,絕大多數人并非如此。”《華盛頓郵報》表示,出境游客中包括富豪,但更多的是上班族和充滿善意的首次出國者。

      除了“說走就走”的果敢,“理性維權”也成為中國游客自信心態的寫照。

      今年5月,來自成都的李先生在新西蘭“旅游重鎮”皇后鎮一家超市購買了一瓶果汁。喝完有些腹瀉的他才發現,果汁已過期兩個多月。

      據新西蘭天維網報道,有些氣憤的李先生深夜驅車30公里,返回超市討說法。“沒有人出來解釋或主動道歉,沒有人關心我們是否感覺不適。我覺得這件事不能處理得如此草率。”他表示,其實事情本身并不大,但超市處理問題的態度讓人不舒服。

      李先生聯系到當地華文媒體,經過努力,該超市總部公共事務主管波特對過期果汁一事鄭重道歉。“我們員工沒有重視客戶投訴的問題,對此深表歉意。”波特表示,李先生可以隨時聯系超市總部進行后續咨詢。

      《新西蘭先驅報》報道稱,當地有零售業及培訓公司人士表示,對中國游客的消極負面態度,可能阻礙新西蘭旅游業的發展,呼吁企業主提高自身服務態度,積極對待中國游客。

      文明:“我即中國”“世界公民”

      今年5月,來自中國的3000人旅游團抵達西班牙,受到當地歡迎。旅游團的文明舉止,也受到當地媒體贊賞。

      據《歐洲時報》報道,千人旅行團的主要活動集中在首都馬德里、歷史名城托萊多以及巴塞羅那3地。除了一系列了解西班牙文化、歷史、傳統的旅游觀光活動,旅游團還欣賞了斗牛表演。

      對于3000人旅游團的到訪,西班牙當地報紙特別指出,如此大規模的活動,中國人開場、散場卻井然有序;現場不僅沒有混亂,還保持了場地的干凈整潔,沒有出現大型活動后常有的一地狼藉,這令西班牙人印象深刻。

      “無論在斗牛場、佛朗明哥舞蹈表演現場,還是在田園之家森林,旅游活動均顯示了中國游客的高素質。”《歐洲時報》援引西班牙當地電視臺報道稱,中國游客的文明表現令人敬佩。

      泰國《世界日報》援引當地《經理報》報道,一些外籍游客,特別是部分西方游客,在白廟做出不文明行為。他們與寺廟椅子上的鋼鐵俠合影時,喜歡摟抱、親吻及用手抓鋼鐵俠,甚至有人用腳指著佛堂里的雕塑讓朋友觀看。

      《經理報》報道稱,對于這里之前發生的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現已逐漸好轉。大聲喧嘩、在公共場所抽煙等行為,幾乎不會在白廟內發生。這些進步有中國游客的配合,也有導游的有效指引。

      隨著出境游日益火爆,越來越多中國游客走出國門后,“我即中國”的自律意識尤為強烈,其背后便是克己自尊的自我道德約束。與此同時,身為“世界公民”入鄉隨俗,也體現出中國游客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敬畏。

    ?

    ?

    相關鏈接:

    冰島旅游大巴出車禍15人受傷 大部分為中國游客
    中國游客被“關小黑屋”?濟州政府這樣解釋
    中國游客去年出境消費超千億 最愛去日韓泰買買買
    中國游客赴日“爆買”落幕 人均購物金額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俄羅斯機場舉辦“中國日”歡迎中國游客

    ?

    相關鏈接:
    俄羅斯機場舉辦“中國日”歡迎中國游客
    中國游客赴日“爆買”落幕 人均購物金額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中國游客去年出境消費超千億 最愛去日韓泰買買買
    中國游客被“關小黑屋”?濟州政府這樣解釋
    冰島旅游大巴出車禍15人受傷 大部分為中國游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高 炳]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