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7日消息(記者陳敬儒)就業創業脫貧,是貧困戶脫貧的一種重要途徑。近日,海口市人社局制定了《關于開展精準扶貧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的指導意見》,決定通過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提升扶貧對象就業能力;實施就業援助,引導就地就近就業等措施。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促進、創業帶動為手段,讓凡有就業能力且有就業或創業愿望的適齡勞動者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通過就業創業讓貧困戶脫貧
10月17日,在市人社局舉行“扶貧日”專場招聘會上,來自瓊山區三門坡鎮琉球村人王月萍應聘到美蘭機場當保潔員,實現就業。就在今年6月,瓊山區人社局和市海旅集團出資12000元,幫她家買了一頭母黃牛放在村里放養。如今,母牛已產下一頭小牛,可賣4000多元。
王月萍和她老公蒙鐘勇一直在家里務農,種植一些橡膠樹,但近幾年來,由于橡膠市場低迷價位低,王月萍一家變得入不敷出,三個孩子都在上學,開銷不小,逐漸成為了貧困戶。今年初,王月萍的老公通過貸款,購買了一臺碾米機從事碾米,但生意也不景氣,收入微薄,還需政府幫一把才能脫貧。王月萍說,她打算去當保潔員,她相信通過兩人的努力,她們家很快就會脫貧,并將逐步邁向小康。
像王月萍一樣,需要通過就業幫扶和技能培訓的,我市共有423人。其中轉移就業246人,自主創業13人,技能培訓151人,創業培訓13人。
市人社局負責人稱,根據我市扶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兩年脫貧攻堅,三年鞏固提升”的總體要求,對有就業能力且有就業或創業愿望的適齡勞動者,確保到2017年底,我市建檔立卡的有就業能力且有就業或創業愿望的適齡貧困人口100%實現就業創業脫貧。到2020年,實現就業創業脫貧的貧困人口,脫貧實效進一步穩固。
篩選扶貧對象將崗位送到家
據悉,為順利實現這個目標,全市人社部門采取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促進、創業帶動為手段,嚴格落實就業政策向貧困人員轉移就業的支持和傾斜,落實貧困人員技能培訓的補貼政策和企業就業的社保補貼政策。在開展的“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中,為扶貧對象搭建用工對接平臺。市、區就業部門需對本地企業缺工崗位進行統計分類,篩選出適合扶貧對象就業的工作崗位送至貧困戶家中,幫助符合崗位條件并有意愿赴企業就業的扶貧對象與企業取得聯系,促進其上崗就業,實現就業援助的常態化。
同時,鼓勵和支持適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產的產業發展,比如服裝縫紉、豆制品加工、糕點、面點加工等。對分散式生產和家庭作坊式生產的企業,可以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通過了解貧困人員培訓需求,確保每一名有培訓意愿的貧困人員“應訓盡訓”,實現貧困戶“一戶一人一技能”。鼓勵企業優先招用扶貧對象,對企業與新招聘的扶貧對象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在6個月內開展崗前培訓的,按規定給予企業崗前培訓補貼。組織引導扶貧對象就近參加家庭服務業培訓,掌握家庭服務業上崗基本技能。發展和培育一批員工制家庭服務企業,對吸納扶貧對象就業的家庭服務業企業按規定落實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
?
?
相關鏈接:
山旮旯的旅游脫貧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