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前天接到陌生號碼呼叫,每分鐘三五次,每次只響兩秒,無奈之下她關機數小時,手機才恢復平靜。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網上代人實施報復的“呼死你”業務火熱,包周、包月任選,最低花費30元就可讓對方抓狂。記者親身體驗,5分鐘收到各種陌生號碼呼叫近40次。警方提示稱,市民遭遇此類電話騷擾,可撥打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12321,或者通過受理中心官方網站、APP進行舉報。律師表示,對于這種令人詬病的軟件和騷擾行為,情節較重的,可以處以拘留和罰款。(2016年10月27日北京晨報)
在通信科技技術發達的今天,便捷的通信工具,快速傳遞的短信交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人們在享受便捷通信的同時,由于個人信息的泄露,也經常受到垃圾電話、信息的騷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漏洞,通過出售諸如“呼死你”等軟件牟取不當利益。究其原因,還是因手機通訊市場缺乏管理,以及巨大的市場利益驅動,致使這些犯罪分子不斷更換著號碼給用戶打騷擾電話、發送垃圾短信。為了誘使更多的上當受騙者,犯罪分子還使用了“群發器”,這已給廣大消費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日益泛濫的騷擾電話、垃圾信息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電話實名制等級將會對肆無忌憚的信息騷擾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隨著電商的興起,在網上購物的同時,消費者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信息泄露和不良商家打擊報復的尷尬。針對這種情況,工信部們應盡快出臺細則,加強對通信市場的管理,形成可操作性強的規范,嚴把電信入口關,將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針對日益猖獗的網上騷擾電話,公安機關應進一步加強管理,凈化網絡空間,對那些惡意撥打騷擾電話的商家要堅決打擊,予以最嚴厲的制裁。廣大手機用戶更應該增強防范意識,加強對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同時,在處理網上購物糾紛時,切不可意氣用事,要學會理性消費,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