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網購狂歡節臨近。根據中國快遞協會、菜鳥網絡的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整個快遞行業處理的快件量將超過10億件。面對即將到來的天量包裹,快遞行業也及早備戰,抓緊“招兵買馬”的同時,以大數據、智能化提升配送效率。(10月29日人民網)
11月11日,本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只因淘寶網在2009年將這一天定為“網購日”,并進行低至1折的網上商品打折活動,從而點燃全國網民的熱情,繼而在全國各大電子商務公司的推動下,這一天逐漸演變成了全球網民的“網購狂歡節”,形成了獨有的“雙十一”現象。這幾年,每到“雙十一”,消費者都會掀起一股瘋狂購物的熱潮,這其實也證明了我國的內需不僅強大,而且處于壓抑狀態,由于沒有得以完全釋放,一旦有機會,便如同脫韁的野馬,變得有些瘋狂,瘋狂到淘寶的客服小妹沒有時間上廁所,瘋狂到快遞小哥要啟動“飛毛腿”,瘋狂到店主通宵達旦下單打包填號。為此,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快遞行業提前備戰,可謂未雨綢繆,十分必要。
然而,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雙十一”還未到,各路商家的促銷活動已經提早發布,他們推出的秒殺、促銷、預售、紅包等活動已經讓人眼花繚亂。根據往年觀察,拇指經濟面前,不少消費者缺乏理性,在“雙十一”瘋狂購物中曾有不少失誤:一些人往往只關注價格,對商品的質量和評價不去了解,當電商以低物價向消費者拋“繡球”時,大伙兒便一擁而上,以為占了便宜,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還有一些人盲目跟風,購買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不值得買的東西,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一些人為了搶購,耽誤正常工作,產生家庭不和,而隱藏在這些現象背后的,則是社會運轉的某種非理性甚至失序。于是每年“雙十一”期間都會出現諸如“剁手黨”、“后悔黨”、“吃土黨”等耐人尋味的群體,深夜奮戰在屏幕前大撈特撈的買家們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電商背后的男人和女人”。
“雙十一”是一場由互聯網信息技術引發的商業運行模式的革命,這場革命已經逐漸改變了億萬人民的消費習慣。當前,面對迅如潮涌的“雙十一”購物狂潮,需要電商、快遞行業不斷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但同時,沖動是魔鬼,理智消費,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網下,都需要。消費者與其在沖動清空購物車后看著“消瘦”的錢包后悔欲“剁手”,不如在“雙十一”瘋狂購物之時多一點理性,量力而行,合理消費,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和消費預期,貨比三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購買,才能在“購物狂歡季”享有真正的實惠,體驗網購的樂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