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1月1日電? 題:貴州黔西:“大數據”為農村交通安全注入“智慧基因”
????新華社記者駱飛
????深秋時節,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貴州省畢節市陰雨連綿,氣候異常寒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又進入“嚴峻考驗期”。然而,借助“大數據”,畢節市黔西縣在多個鄉鎮搭建起“交通安全監管指揮平臺”,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務逐漸注入“智慧基因”。
????在黔西縣觀音洞鎮派出所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門前掛著“警務合成作戰指揮平臺”和“農村監管云平臺調度室”兩塊牌子。走進室內,由9塊小長方形LED顯示屏拼成了一面銀幕墻,實時顯示著集鎮重要路段和道路卡口車輛停放、通行等情況。
????在屏幕前的操作臺上擺放著三臺與之聯通的電腦,派出所副所長張學勇熟練操作著不同的管理系統,可隨時調取道路監控視頻等信息,并向民警征集和推送道路警情和任務。
????“集鎮上道路運行情況一目了然,還能對車輛違章、違停等行為實時抓拍,提升了監管力度。”張學勇說,系統還能對民警工作進行動態跟蹤,在加強隊伍管理時,提升了全鎮道路安全預警和處置能力。
????據了解,2015年10月,貴州省便將農村道路交通監管云平臺在全省推廣,并逐漸覆蓋到鄉鎮,開啟了全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信息化管理。
????整合資金投入18萬多元建設的觀音洞鎮道路信息化管理系統,將原農村道路交通監管云平臺與公安天網工程和公安內網系統相結合,實現了“三網”間的集成融合,形成了道路監控信息、居民個人情況等不同管理系統間的數據共享,探索建立起“大數據+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
????通過民警演示,記者在銀幕墻上看到,“天網工程”布設在觀音洞鎮各道路交通卡口的監控視頻生成了當日集鎮的交通情況。同時,查閱監管云平臺,外出民警巡邏時,利用手機APP采集并回傳的農村重要路段路況及村民紅白喜事等信息,均以圖片配簡短文字的形式顯示在銀幕上。
????作為“三網”融合系統建設的主要參與者,黔西縣交管大隊大隊長趙壘介紹,該系統打破了不同管理系統間的壁壘,實現數據流通和共享,并通過數據分析和比對,生成有效參考信息,極大提升了農村道路交通監管能力。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黔西縣機動車保有量達18.8萬輛,其中以二、三輪摩托車為主的農村機動車有6.93萬輛。同時,農村通村油路大力建設,路網更密。但正是借助“大數據”信息化管理和大力宣傳,今年以來,全縣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死亡率同比下降明顯。
????“以大數據管理為核心抓手的城市交通監管方式,將成為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的標配,守護百姓道路安全。”趙壘說。
?
?
?
?
相關鏈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