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漁場
1月31日,荊州市監利縣先鋒漁場3000多畝水面上,寒風凜冽;但是更涼的,是38戶漁民的心——前天早上,據稱漁場內發現有百萬斤鱸魚一夜死亡,漁民損失很大。昨日,本報記者接報料后,迅速前往現場采訪。
現場:鱸魚翻白 漁民哭著撈魚
昨日下午3時,監利縣程集鎮先鋒漁場內,水面寒風凜冽。
一排排網箱星星點點密布江面上,一船一船堆積如山的死鱸魚靠岸。漁民們面無表情地將死魚裝袋或堆放在岸邊。小的單條有4兩重,大的約有8兩重,已經帶著些黃色,馬上就可以上市。其他的草魚、鳊魚和黃顙魚都難逃死亡的命運。
最先發現漁場鱸魚死亡的是漁民趙西平。他說,由于前幾天江水有些渾濁,自己擔心水有問題。前天一大早,他開著船駛向自己的網箱。“一開始就發現每個網箱里都會有幾條鱸魚漂在水面上。”發現情況不妙,趙西平拉了下網箱,與平時一拉網箱會比較輕不同的是,這一次,網箱非常沉,幾乎拉不動。他使勁托起網箱,網箱底竟全是一動不動的鱸魚,挨個網箱查看,心全涼了。30多個網箱里,幾乎沒有一條活鱸魚,魚全部沉在網箱底部。
他挨個看了看其他漁民的網箱,情況都是一樣。“鱸魚都死了。”趙西平幾乎哭著挨個給漁民們打電話。江面上從沒有這么熱鬧,一條條漁船開向江面。漁民們撈著撈著(如圖),都哭起來了,實在不忍心,都不愿意再撈了。
損失:5毛一斤賤賣 漁民好痛心
跟著漁民的船,記者來到水域中間。兩位漁民幫著屈世文打撈死魚,網箱內堆滿魚已經站不下腳了。
先鋒漁場的場長陳芝龍介紹,先鋒漁場漁民世代以養殖鱸魚為生,漁民們擁有十幾年的養殖經驗,每年5月份下苗,從沿海一帶進冰凍魚,搗碎當作鱸魚的飼料。次年5月長到1斤左右就上市,大部分都送往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四季美等市場。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鱸魚都死了,每家投資都是在40萬以上,共 38戶投資近2000萬元。“每天的魚飼料錢就是3000元。”37歲的謝愛國說,他曾經在廣東幫姐姐管理服裝廠,看到家鄉鱸魚養殖很有前景,就決定回家養殖鱸魚,還可以照顧家里。今年為了養殖鱸魚他下了血本,東借西湊投了90萬。“去年的價格是19塊錢一斤,今年市場行情不錯,能賣到20塊錢一斤,一斤能賺4塊。”他算了算賬,一個網箱四五千尾魚苗,產出四五千斤,30個網箱就能賺幾十萬。“一條魚都沒活,一點指望都沒了。”謝愛國很痛心。
昨天晚上7時許,一輛大貨車開到碼頭邊上,死魚過磅后,被一籃子一籃子地吊上貨車。“一斤才5毛太少了,能不能再高點。”漁民們與一家武漢飼料廠的老板討價還價。據了解,這些死鱸魚將會做成飼料。“價格幾乎沒有商量的余地,但不賣就什么都沒有。”漁民們說。
魚到底是怎么死的 相關部門取水樣調查
“水都呈現褐紅色了。”多位漁民指出,與以往清澈的江水相比,這幾天水明顯渾濁不少,還呈現褐紅色。據此,漁民們將鱸魚的死因指向了被污染的江水。
謝愛國向記者介紹,長江改道后,水自然沉淀,清澈的江水讓這里成了天然的漁場,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祖輩們就在此養魚。上世紀九十年代,鱸魚養殖盛行,但從未在這個季節出現過鱸魚大面積死亡的現象。“這個時間也不是鱸魚發病的季節,即使是發病,也不會出現這么多大面積的死亡。”
昨日,當地相關部門已在漁場和排水口等地取水樣,目前鱸魚死亡的原因還在調查中。
?
?
?
相關鏈接:
韓漁民捕獲170厘米長巨型鱸魚 售價1萬人民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