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某高校大二男生小明(化名)遭校園貸催債,躲在泉州市區田安大橋下4天4夜。派出所日前通報稱,找到小明時,他蓬頭垢面,已經一天沒吃飯了。小明告訴警察:“我從8月份開始,睡前愁著還錢,睡醒還是愁著還錢,催債人打電話到學校、打到家里找我,可我還不起,沒辦法了,只能躲起來。”
大學生不良網貸問題,近期持續引發社會關注。相關部門已開展聯合行動,打擊違規開展校園網貸業務的不良網貸平臺和個人。
向20個平臺貸款2萬 總共要還6萬
小明第一次接觸校園貸時,是今年8月份。他說,從校園小廣告上看到“零利率”、“超低利率”、“分期付款”、“免擔保”這些字眼,覺得很好奇,第一筆就借了1000元。平臺借此獲得了他所有的個人信息,包括學校、專業以及舍友電話、輔導員電話、家庭住址等等。平臺還告訴小明,可以用這借的 1000元幫他投資,每天50元的收益,這讓小明心動了,又把1000元錢匯了回去。
借了錢后,小明才知道有30%高額的利息要還,反悔已經來不及了。沒錢的他,只能通過向同學借錢,向其他校園網貸平臺借錢來還。錢越借越多,花銷也越來越大。從8月份至今,他已向20多個網絡小額貸款平臺借了近2萬元,而高利率下,他實際要償還的債務初步估算有6萬元。
每天有人催債 被威脅“搞臭名聲”
“每一天都有人來催債,打電話給我,到學校找我,我每天上課都害怕他們會突然出現在教室門口。”還不起錢后,小明決定躲起來,10月27日他離開學校,風餐露宿。“我不敢接電話,也不敢告訴老師、同學。白天夜里想的都是該怎么還錢,對方還威脅說,還不了,就要把我的名聲搞臭。”小明覺得無計可施,只好選擇“失蹤”,誰打電話都不接。
4天沒來上課,學校輔導員問舍友,也沒有人知道小明下落,還有社會人士來學校找他。小明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10月31日凌晨,他們從深圳趕回泉州,馬上報警。
暗箱違規操作 難形成有效證據鏈
10月31日晚上10點,民警終于在田安大橋下找到了小明。“見到他時,他整個人蓬頭垢面,都傻了。”經辦民警說,據小明回憶,他向名為仟佰、華鑫、華晨等的網絡金融貸款公司貸款,借款為1000元、2000元不等,但是從欠條上看,并未寫明利息、還款等信息,均是按對方要求的格式寫的。
據悉,該校今年對學生是否參與校園網貸進行過摸底問卷調查,小明自稱模擬家長簽了名,瞞過了學校。目前,小明已隨父母回深圳家里。民警囑咐他把欠款的事情理一理,寫一份清單,再作處理。
警方稱,在這起案件中,校園貸和學生之間的借貸,通常是暗箱違規操作,難以形成有效的證據鏈。加之欠條對本金、利息、期限、總計、還款時間均未明確寫清,網貸平臺已規避了法律風險。
?
?
相關鏈接:
大學生被騙欠債4萬多 警方立案調查后仍被催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