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兩位青年與賣車人在村內交易。
11月3日,石家莊欒城區程上村,中年婦女們聚集在一起,推銷來路不明電動車。
11月1日,在程上村,賣車人帶著記者在村內繞行,防止記者找到藏車地點。
11月2日,石家莊夏涼村,賣車人向記者推薦一輛2400元的來路不明電動車。
11月3日,石家莊欒城區程上村,村內三名中年婦女向記者銷售來路不明車輛。村口路旁整日有中年婦女聚集在一起,向進村陌生人推銷電動車,其稱,電動車是由盜賊偷盜而來轉賣至村內。
調查:石家莊多村現電動車黑市 買車先搜身
“沒事兒,白天沒事,黑夜更沒事兒,那掛著鑰匙,你怕啥,就說是自己的。”
“車子雖然是偷來的,但你可放心騎。”
2016年10月18日的河北石家莊程上村,一樁交易正在夜色下進行。
這個相距石家莊市約15公里地方,雖名不見經傳,卻和周邊的方村、夏涼村、西許營村一起,因售賣二手電動車而網上有名。
和方村、西許營村熱鬧的電動車舊貨市場不同,程上村和夏涼村的電動車交易則隱秘在村中。
村頭路尾,老年婦女騎電動車三五成群相聚,見有買車人來,立即上前攬客。
反復盤查身份后,買車人被帶至更隱秘的巷口深處,被賣車人稱為“二手車”的電動車、電摩一輛輛騎來,供買車人挑選。
調查中,有售賣者稱,他們從事這個行業已多年,并直言車是從竊賊手中低價購買,再以數百元差價賣出。石家莊欒城區公安分局也多次對此進行過查處。為了躲避檢查,售車人會不斷的改變銷售的模式,可以說反偵查能力非常強。如今,這里已經形成了偷車、攬客、賣車的產業鏈。
村口攬客、村中交易
從網絡到線下,石家莊“二手車村”可謂遠近聞名。
網上一搜,石家莊市郊區多個村子以售賣二手電動車聞名,其中以方村、程上村、夏涼村提及最多。
詢問本地人,網絡上的說法得以印證。多位石家莊本地出租車司機透露,在石家莊購買二手電動車可以去四個地方:方村、西許營村、程上村、夏涼村。其中,方村、西許營村的電動車以翻新車居多,程上村、夏涼村則與以上兩村不同,多由攬客人在村內銷售來路不明的電動車。
程上村隸屬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冶河鎮,位于石家莊市區東南約15公里,緊鄰308國道。
10月16日,在程上村村口,大型舊貨市場頗為熱鬧,市場中擺滿二手家具和廚衛用具,卻難尋電動車店鋪。
市場旁一家旅店的老板說,要買二手車,市場里沒有,得從村口牌坊的主路一直走,賣車人三五成群在街口坐著,找到他們,一問便知。
穿過牌坊進村,主路十字路口周圍,果然有七八位婦女集聚在一起,或坐或站,見到陌生人過來,齊刷刷盯著看。
哪里賣二手電動車?一番詢問,一位體態偏胖的中年婦女開電動車扭頭就走,示意跟上。緊接著,四五個婦女一齊發動車輛,蜂擁跟隨前面這位婦女。
“小伙子,你要電車還是電摩?”領路的婦女說:“騎過來給你看,看得上就買,看不上我騎走。”
不到五分鐘,這位中年婦女騎著一輛白色的電動車來到跟前。介紹稱,這輛車是今年9月份的新車,要價1100元。
一輛車還沒看完,又有一男一女分別騎車前來。其中一位體態偏胖的婦女說:“這輛800你要不要?”她騎來一輛成色9成新的棗紅色電動車,而另一男子騎著一輛粉紅色電動車,要價也是800元。
中年婦女說,他們這里一天賣出十幾輛,都是這個價格。至于供貨量,幾位婦女顯得很有信心:“你要什么樣的車,要多少輛我們都能搞到。”
“一天賣出十幾輛”似乎不是虛言,中年婦女們會分頭行動,這一撥接完了,又有其他買車人進村。
記者詢問買車的同時,兩名青年男子被帶至村造紙廠院內,一個大媽站在電動車旁,詳細介紹。一會工夫,五六個老漢也加入了介紹隊伍,買賣成交,兩個小伙子騎著車子出了村。
夏涼村的光景與程上村相似。
在夏涼村村口一下車,只需稍微停留片刻,馬上就有老年婦女從村口公路走來詢問來意。
村口一處民居門前,四五個老年婦女聚集在一起。
坐著纏毛線的老年婦女表示,他們幾個是專門坐在這里等候進村買車的人,一般從上午呆到下午五六點,“就跟上班一樣。”一旦表達出看車的意思,花白頭發的老年婦女立即騎上電動三輪車引路前往。
在村中一處巷口,老年婦女示意原地等候,然后掏出電話聯系。不到10分鐘,一位青年婦女騎著一輛小型電動車趕來,要價1000元。如果看不上,還可以換車。青年婦女陸續又換了兩輛電摩騎來,價格都在2000元以上。老年婦女叮囑:看不上沒關系,但不要提出到家里看,只能由其一輛輛推來看。
反復盤查,買車遭搜身
反復盤問身份、要求收起手機、拒絕前往存車地點、拒留聯系方式,甚至搜身……在看似平常的交易中,賣車人表現出異常的反偵查能力。
10月16日,在程上村的探訪中,一位中年婦女不斷盤問記者身份。記者推說是大學生,孰料中年婦女追問:哪個大學?學什么專業?讀大幾?老家是哪?直到一一得到回復。
在另一撥老年婦女中,其中兩名婦女盤問記者身份后,還提出看身份證,記者表示沒有帶身份證的習慣這才作罷。
盤問結束后,另一位花白頭發的老年婦女說:“不能不防。”她稱,曾有電視臺來曝光過他們村賣偷盜車的情況,從那以后查得很緊,她們也加倍小心。
“你身上有沒有那些拍攝的東西?”正說著,另一位婦女走來,指著記者上衣和褲袋,示意掏出所有東西。記者掏凈口袋,并點亮手機屏幕讓其查看。看完后,對方還是疑心未消:“我們都年紀大了,可不懂你們那些東西!”待盤問結束,才可繼續談交易。
即使在晚間,警惕也絲毫未放松。
10月18日晚,再次進村時,記者將手機握在手里,一名婦女馬上躲開說“別拿你那個攝像頭對著我!”隨后從褲袋掏出口罩戴上。
車子騎來,記者準備試車,剛一坐上,一位老年婦女突然問:“你身上到底有沒有那些(拍攝的)東西?”一邊說著就走過來摸記者衣兜,直到安檢般搜遍上身。記者再次坐上車,口袋裝著的充電寶凸了出來。剛才搜身的婦女立即問,那是什么?記者只好掏出來解釋。
對于賣車人來說,存車地點是不可碰觸的紅線,不論以何種理由提出到存車地點去挑車,均會遭到拒絕。
每次等候期間,都會有人在現場看守,只要走動范圍過大,就會被提醒不要亂走。10月18日晚,由于天色已晚,一賣車人吩咐記者原地等候,等她進村叫人。記者表示跟隨前往,對方立即警覺起來:“就在原地等著!”
在反復要求下,一位看上去為首的老年婦女說,車子不歸他們,要到存車點看車得經過老板同意。他們幾個家里都存著車子,但絕對不能帶人去看,要看車只能一輛一輛騎出來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