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州民政部門在全省率先實現救助對象金融資產信息查詢全覆蓋,一舉清退近3000戶低保家庭。其中,一位84歲的老人因為名下有5萬元存款而遭到清退,引起家人的不滿,通過網絡反映此事,在常州當地引發爭議。(11月3日中國新聞網)
老人孫子反映老人拿了20多年的低保,最近因為名下有5萬元存款,導致低保被取消。當地民政部門很快對此作出解釋,原來今年對于低保的審核已經包括金融資產,人均存款超過3.5萬元要退出低保,如果是60周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再上浮20%,人均存款超過4.2萬元退出低保,同時老人有3個女兒和一個孫子,都有贍養能力,因此按照相關文件規定老人不符合低保條件,故予以清退。
領了20年低保,并不能作為駁斥清退的理由。低保費作為一種有限的公共資源,本應該給真正需要的人,從而保障城鄉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變,生活水平也應該不斷進步,低保對象自然不是一成不變,更不是只增不減的,以前有低?,F在也應該有的思維更是大錯特錯。
合理清退低保,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因為以往的低保審查環節基本采用傳統調查手段,比如入戶調查、信函索證、鄰里訪問等,調查結果往往存在主觀人為因素,進而造成了很多“騙?!卑讣?,例如開寶馬車領低保,坐擁數套房產依舊全家吃低保等等,無疑嚴重破壞了社會公平?,F在通過更新調查手段,擴大調查范圍,掌握低保戶的基本經濟信息,是否符合要求一目了然,保留符合條件的,清退“超標”的,一視同仁,正是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公正,更是保障了財政資源的合理利用。
當然,雖然清退“超標”低保勢在必行,但是我們的民政部門必須嚴格核實,考慮特殊,嚴禁“一刀切”的圖省事做法。對于一些不符合低保條件,但是生活又確實困難的家庭,應該能夠提供其他形式的救助和補貼,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詳化細則,認真落實,反復核查,確保數據不重不漏。
另一方面,除了完善制度,公民個人素質的提升也是低保公平公正的有力保障。在一部分人的眼中,低保就是福利,是實實在在的鈔票,不要白不要,能夠拿到低保更是有本事的象征,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和引導,讓民眾明確低保的真正含義,鼓勵大家自食其力,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生活。對于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我們的子女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他養你小你養他老”,贍養老人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不能將責任都推給政府買單。
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更是協調社會利益的重要保證,清退“超標”低保,是對群眾的負責,更是對社會公正的維護。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