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文昌市錦山鎮的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上,既想打工又想照顧家庭的錦山鎮錄家村委會橋頭村的村民黃宏澤,終于如愿找到了在家門口的工作。這令他欣喜不已。
為了精準勞務輸出扶貧,今年以來,省人社廳轉變思路,從就業服務的供需,到前端技能培訓,均對準貧困農民的實際需求,指導就業部門根據貧困農民的實際狀況,對其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搭建精準的求職供需平臺,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將扶貧專場招聘會開到貧困戶家門口也漸成常態。繼10月17日全省18市縣統一舉行扶貧專場招聘會之后,本月和12月中旬,全省18市縣都將再舉行兩場精準“供需”的招聘會。
讓農民自己決定學什么
最近,家住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征鎮南什村委會什宏村的王仕導,每天都勁頭十足地去參加村里舉辦的砌墻工技能培訓。“這個培訓很實用,我以后也可以干砌墻的工種了。”王仕導滿懷期待地說道。
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幫助其盡快實現轉移就業。
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關鍵在于農民可以自己決定學什么。
據了解,瓊中長征鎮南什村是貧困戶聚居的地區之一,在進行技能培訓之前,就業部門工作人員來到村里征集貧困戶的意愿,很多人表示希望學習砌墻技術。于是,瓊中就業局在10月12日開班培訓砌墻技術,共有127名學員前來學習,其中68名是貧困戶。
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培訓
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結合當地實際,技能培訓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用。這類適合當地產業發展的技能培訓,往往也十分受農民歡迎。
由于村子靠近海邊,臨高縣調樓鎮黃龍村委會黃龍村的符送依一家以打漁為生,收入并不穩定。最近,符送依萌生了自己進行海水養殖的想法,可是苦于不懂技術。10月31日剛剛開班的海水養殖技能培訓,對符送依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據了解,黃龍村是個漁村,當地就業部門征集村民的意愿之后,為村民們開設了這個海水養殖的技能培訓班。
據了解,在全省各個市縣的技能培訓都非常“接地氣”,如海口市美蘭區種養技術培訓班與當地農業產業相結合、陵水農村淘寶合伙人培訓班與農村電商相結合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