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對自己的民族與國家形成客觀的認知,反而把自己的期待強加于事實之上,這是當下社會輿論中的一種壞風氣。
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中,國人的境外形象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在外國人面前一定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不能給國家和民族“抹黑”“丟臉”。每當國外發生什么與中國人有關的新聞,國內受眾都會加倍關注,如果是為國爭光的好事,輿論絕不吝嗇于給出贊美,而如果破壞了中國人形象,譴責也絕不留情。
不過,近年來的輿情似乎發生了一些轉變。這不是說國人不再重視海外形象了,人們依然十分在意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不過,當個別國人的境外不文明行為遭曝光時,一些人非但不譴責實施不文明行為的當事人,反而為不文明行為辯護,甚至根本不承認事實。
比如最近,中國游客在日本盜竊馬桶蓋遭曝光后,許多人第一反應是“不相信這是真的”,甚至有人煞有介事地“辟謠”;在官方機構證實了該事件真實性后,還有人堅決不愿承認事實。隨后,有中國人因隨地便溺并與警方發生沖突在澳大利亞被捕,許多國人不僅對當事人惡劣的行為視若無睹,還反過來指責澳大利亞警方執法過嚴。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哪個國家都有不文明的人,個別中國人在境外舉止不文明,本身算不了什么大事。然而,許多人對個例的態度,卻如棱鏡般折射出較為普遍的不正當心態——護短、自我欺騙、拒絕認錯。
有人在境外做出了不光彩的事,固然會影響中國人形象。不過理性地說,普通中國人不需要替這些害群之馬擔責。類似事件發生時,我們大大方方地承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就好了。但是,有人不能豁達地看待部分中國人的境外負面形象。他們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到這些害群之馬的立場上,基于護短心態,想方設法為之辯護。
如果他們發現實在無法辯護,就干脆擺出自我欺騙的姿態,對事實拒不承認。最近在社交網絡上十分流行的“坐等反轉”,就是自我欺騙的表現。當新聞事實與心理預期不符,有人無法調適心態,一味期待新聞事實“反轉”以適應他們的預期。不能對自己的民族與國家形成客觀的認知,反而把自己的期待強加于事實之上,這是當下社會輿論的一種壞風氣。
有人產生這樣的心態,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國人海外形象。相反,正是因為他們恥于承認同胞的不文明行為,才努力否定他們不愿承認的事實。然而,自我欺騙不僅不能抹消不文明行為的負面影響,還會讓外人看笑話。
這種心態如果長期流行,會讓公眾漸漸失去自我省思、自我修正的能力。自欺欺人的心態,會瓦解社會輿論的“免疫”功能,使得社會問題得不到正視,國人身上的弊病無法被剪除。放任這種心態,會讓人在自我陶醉中固步自封。
《禮記·中庸》有云:“知恥近乎勇。”不論對個人和社會,還是民族和國家,有多少問題,有多少弊病,都不可怕。只要我們知恥,有進取心,勇于認錯和改過,就沒有什么好擔心和畏懼的。但是,如果沒有知恥改過之心,問題再少也會走向墮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