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早在一年前,南京林業大學就對2012級學生王軍提出過退學處理意見,母親帶著他到學校懇求,希望再給孩子一次留在校園學習的機會。鑒于其健康原因,學校同意王軍降級試讀一年。然而一年過去,“玩游戲近乎癡迷”的他,終究還是沒有修夠學分。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南京林大一年半勸退49名學生 有人讀一學期就被退學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11-11 08:27

    ?

      高校師生眼中的勸退

      “大學不是‘保險箱’”

      王軍被勸退離開學校時,一臉漠然。在他的一位老師看來:“就像是一位住店旅客離店回家一樣平靜,也許,他本人對大學生活并沒有太多留戀。”

      王軍的幾位同學則覺得勸退過于嚴厲了:十多年寒窗苦讀,能夠走進南林大這樣的高校實在不易。再有一年就畢業了,學校何必這么嚴格?放他一馬,既成就了他的未來,也溫暖了他的家庭,豈不兩全其美。

      面對勸退,學生難以達成共識。南林大理學院的李冰對勸退有點憤懣:有的老師把考題出得那么難,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是用盡“洪荒之力”也不一定過關啊!園林學院的張然則表達了在勸退問題上的灑脫:可以出國上大學呀,再說了,也可以早點出去就業、創業,當代青年人生要出彩,遠不止上大學這一條路。

      “總體看,退學學生的情緒比較平穩,因為基于自己的學業成績已經有了思想準備,那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激烈反應,我們還沒有遇到過。”南林大教務處的一位老師回憶。該校教務處處長閔永軍教授認可張然的觀點:“勸退,也許并不是因為你能力差,只是因為你不適合在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學習。換個平臺,也許你會表現得很優秀。”

      在南京林業大學的一個貼吧里,網友“虎踞龍盤123”發帖說:“畢業幾年了,感覺學校越來越嚴,我們那時好像很少有退學公告,現在每學期都有,挺嚴格的哦!”

      網友“gerard_小朱”跟帖道:“我認識其中一個被退學的。真的不能怪學校,因為真的是毫無上進心,一學期的課基本全掛,公選課也掛,甚至曠考。重修也不去上課,再掛甚至是再曠考……這樣的學生,如果還和努力學習的人拿一樣的畢業證書,那努力又有什么意義?對于努力的人也不公平啊。如果他的心思真的不在學習上,還不如退學去更廣闊的天地吧。”

      在南京多所高校采訪中,幾位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高等教育確實面臨一些客觀壓力。一是高校擴招之后,生源質量較過往有所下降,而社會各界對高校學生培養質量的質疑聲不斷。二是面對就業壓力、外界誘惑,部分大學生的浮躁情緒表露得更加明顯,高校在他們眼中早已不是致力學業的“象牙塔”,而成為拿張文憑就走的驛站。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嚴治學”“從嚴治校”刻不容緩。

      東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家茂教授,曾長期任學校教務處負責人。他認為,高校勸退學生是嚴把畢業生質量關,其中要找準兩個出發點:質量為本、學生為本。學生為本是指要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最適合的培養,成為造福社會的人才;質量為本是指學校的畢業要求是紅線,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降低,這關系到學校辦學的生命線。

      南京有53所高校,基本上都有勸退的規定和做法。鄭家茂介紹,東南大學一向堅持學生“嚴進嚴出”,但即使平時對學生要求嚴格,每年也會有將近千分之二的退學率。

      南京理工大學在校的1.6萬名學生中,每年被勸退的也有10多名。南理工教務處副處長高蓓蕾介紹,學校也實行學業警示制度,規定在大一至大三每學期所獲學分小于15分的,第一次要給予黃色警示,兩次要給予紅色警示并作退學處理。

      高蓓蕾說,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絕大多數家長總希望孩子經過大學教育后成龍成鳳,因此對退學的后果都看得極為嚴重,認為中斷了學業就是失去了未來。但是現在一些90后、95后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們的父輩相比已經有了較大差異,他們對退學已經看得不那么嚴重,“是重新高考還是自己創業,家長也許應該多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而不是固守堅決不能退學的觀念。”

      “大學不是‘保險箱’,躺倒不干的學生肯定要被淘汰,畢竟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賴以生存的底線,也是社會對高校的期盼。”高捍東說。

      勸退制度化

      “早一點把有希望的拉回來,把學業無望的請出去”

      今年秋季開學,本該讀大三的聞超繼續在大二學習。按照規定,受到橙色警示的學生,編入下一個年級學習。“現在暫時不搞文學創作了,我要把精力都花在專業學習上,這學期已經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了。”聞超介紹新學期自己的狀態。

      “現在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學習上了?”

      “哪里,現在是百分之百!”聞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聞超說,得感謝橙色警示,讓自己對脫了韁的寫作踩了急剎車,否則發展下去很有可能被退學。聞超說自己理科基礎不錯,高中時數學、物理成績經常是全班第一,現在集中精力,應該能把掛科的課程重修回來。

      南京林業大學的校門上,寫有“誠樸雄偉、樹木樹人”八個大字的校訓。“作為一所林業大學,我們深諳‘十年樹木’的道理,自然會有更大的耐心去‘百年樹人’。”南林大有關負責人的話意味深長。

      2011年以前,南林大對畢業生質量的控制,主要靠畢業前的“清考”,即對學生在校期間不及格的課程進行畢業前最后一次補考。清考及格,順利畢業;清考不及格,兩年內可繼續參加考試。

      平時學業壓力不大時就掛科,指望清考這樣的“臨門一腳”顯然不現實。對于清考,教師的選擇無非有二:一是標準不降,不少人注定將畢業無望;一是降格以求,助其僥幸過關的同時,也突破了高校的底線。

      2011年南林大取消清考前,曾有幾個學生參加清考后自覺通過無望,就去找任課老師請求照顧,后來又結伴來到學校教務處求情,都被擋了回去。

      “不能把質量控制交給最后的清考,那太晚了,對挽救學業不佳的學生效果不大,要嚴在平時。”高捍東說,“實行學業警示,就是要早一點把有希望的拉回來,把學業無望的請出去,關鍵在于關口前移、過程管理、精準幫扶。”

      2014年,南京林業大學出臺《本科學生學業警示及幫扶辦法(試行)》,依學業未完成情節輕重對學生作出黃色、橙色、紅色學業警示:每學期學分未超過12分并且不及格兩門以上,黃色警示;每學期學分未超過8分并且不及格3門以上,橙色警示;每學期學分未超過4分,或未修學分累計超過40分,紅色警示。

      其實,教育部早在2005年施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就明文要求,“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年限內(含休學)未完成學業的”,應予退學。

      按照南林大學業警示辦法,受到黃色警示的學生,在其第二學期開學補考仍未通過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課程重修:插班重修、組班重修;再不濟,學校會組織暑期重修,專門在暑假的前幾周開設重修課。

      勸退,很多人看到的是高校的“嚴”,高捍東說,其實背后也有很多的“寬”,包括制度設計、傾力幫扶、為轉專業開綠燈等一系列措施。

      勸退制度的剛性與溫情

      “只要學生不放棄,學校更不會放棄”

      李欣2015年5月被紅色警示后,由學校作退學處理。按照規定,他可以申請降級試讀一年,一年內完成規定學分即可成功“復活”,恢復學籍并回到原班級繼續學業。試讀,是學校給學業不佳學生亮的最后一盞綠燈。在父母支持下,李欣選擇了申請試讀。

      學院指定專門老師幫助李欣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并負責對他進行督促和幫助。“輔導員、學院管教學的老師、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這一年都對我傾注了熱切的關心,給予了無私幫助。”李欣說,老師們的悉心指導激勵著他這一年堅定走下去。

      李欣參加了學校的一個社團,用他的話說“近朱者赤”,他與社團內學業優秀的學生結伴上自習、探討難題,對學習的熱情有了高中時的感覺。試讀一年里,按規定要修滿15分,他兩個學期所獲學分都超過20分。

      “這一年是不是特別辛苦?”

      “比高三好多了!”李欣輕松一笑。

      幫扶,不只針對李欣這樣受紅色警示后試讀的學生。按照南林大規定,橙色、黃色警示的學生同樣有幫扶。金鋼介紹,每學期學院都會將警示通知書一式兩份送達學生和家長,邀請家長到學校共同商議對學生的幫扶。每年5月3日、10月7日,是理學院的家長開放日,學院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與家長溝通合作。

      南林大調動起從學院到教師對學生幫扶的積極性:每個學期開學,教務處會將統計好的上學期每個專業、每個班的考試不及格率,以及受黃色、橙色、紅色警示的學生名單發給各院系,并由教務處與各院系分管教學的負責人一一溝通情況,督促各院系做好幫扶工作。

      “化工學院的某個班,有個學期某一門課掛科率達30%,教學副院長看到后非常震驚,組織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第二個學期,這個班這門課掛科率就降到了10%,幫扶效果明顯。”高捍東說,“只要學生不放棄,學校更不會放棄!”

      南林大理學院有一位班主任,幾乎每個晚上都要去自習教室檢查,在教室外拍一些學生不認真學習的照片提醒本人。一位愛玩手機的學生收到班主任這樣的信息:今天是第四次看到你在學習時玩手機了,再讓我看到,就要通知你家長了……

      金鋼介紹,憑著幫扶老師的敬業和執著,受到警示的學生大多能自覺改正,“大一抓得緊一些,一旦好習慣養成了,以后就不會再掉下去了。”

      在高捍東看來,之所以有人留下有人離開,主要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努力不努力問題,“能夠考入南林大這樣高校的學生,能力不會差到哪里去。正如你不能叫醒一個裝睡或根本不愿意醒的人。幫扶,也只能把愿意回頭的人拉回來,但總有一些人是不愿意回頭的。”

      轉專業,是南林大為受到包括學業警示在內的學生敞開的一扇大門。之前轉專業,學校主要為優秀學生開綠燈,現在南林大為四類學生敞開轉專業大門:優秀學生、有特長和特殊潛質的學生、因健康原因不適宜在原專業繼續學習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

      酷愛文學的聞超曾被學校主動安排可轉至人文學院學習漢語言文學,但被其謝絕了,他相信自己的實力:“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

      南林大教務處的統計顯示,該校轉專業的申請比例,已由2014年的10%增加到目前的30%;而準予轉入的比例,則由10%增加到15%。“除了少數專業因為申請人數太多只能擇優而轉外,大部分專業基本可以滿足學生需求。”閔永軍介紹。

      南林大最近一年半時間里勸退的49名學生,大多數人選擇留下來試讀。2015年5月,和李欣一起受到紅色警示的18名學生中,17人申請留下試讀。如今試讀到期,像李欣一樣成功“復活”的學生有8人,還是有9人沒有完成試讀期的學業要求。

      與李欣交談結束,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已停。他背起書包,點頭同記者道別,說食堂馬上要開晚飯了,晚上還要上自習課。整個談話,他很少提“退學”兩個字,而是用“出了事”三個字代替。他說,出了事,真的就是人生遇到一道坎,結結實實跌了一跤,雖然很疼,但卻刻骨銘心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大學,是不可以虛度的。”

      李欣背著書包的身影漸漸走遠。校園內,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又一個秋天即將過去。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大學生均為化名)

    ?

    ?

    ?

    相關鏈接:

    廣東一高中超400新生上課一周被退學 官方:政策變動
    學霸世界我不懂:清華北大退學后又重考只為專業
    16歲少年沉迷玄幻小說被勒令退學 隨后離家出走

    ?

    相關鏈接:
    16歲少年沉迷玄幻小說被勒令退學 隨后離家出走
    學霸世界我不懂:清華北大退學后又重考只為專業
    廣東一高中超400新生上課一周被退學 官方:政策變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