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近來麻煩不斷,如英國脫歐引發經濟風險、即將進行的意大利公投給歐洲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銀行業危機四伏等。這使得本就徘徊不前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決策層迫切想要解決這些難題,但又拿不出有效方案。究其原因,歐洲面臨的不只是政策選擇問題,更是深層的制度困境。
????脫離經濟發展水平的高福利體制拖累經濟增長。歐洲脫離經濟發展水平的高福利體制難以維系是各界的共識,但改革因觸及既得利益而舉步維艱,過高福利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持續顯現。由于歐洲福利制度對勞工的過度保護、解雇程序過于繁瑣,企業擔心解雇困難而不敢雇傭勞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失業率居高不下。高福利體制還抑制了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創新能力。當今時代,要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中保持優勢,唯有依靠持續創新。歐盟也深知這一點,其于2000年頒布的《里斯本議程》曾提出研發支出占GDP的比例要達到3%。但由于企業承擔了過重的福利負擔,創新意愿和經費均不足。10多年過去了,研發支出占GDP的比例僅為2%左右,這從根本上削弱了歐洲經濟發展潛力。歐洲大陸國家的福利體制改革推進不力,也是英國脫歐的原因之一。20世紀70年代,英國之所以加入當時的歐共體,主要是看中了歐洲大陸的經濟活力。如今英國決定離開,也與歐洲大陸的經濟活力下降有關。2015年底,英國政府開出留歐的4項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歐洲國家能夠進行有效的結構性改革以提升競爭力。但是,英國的希望對其他歐洲國家的影響微乎其微,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英國作出脫歐決定。
????政治體制弊端導致改革步履維艱。歐洲結構性改革難以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政治體制存在弊端。在西方選舉制度下,“誰改革、誰下臺”令許多政治家對改革望而卻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問題的累積,歐洲國家已步入不改不行的階段。意大利即將于12月4日舉行的憲法改革全民公投就是明證。雖然倫齊總理冒著下臺風險推進改革,但意大利的改革前景仍不明朗。憲法改革公投的核心內容是減少參議院人數、簡化立法程序,以幫助政府的改革方案獲得立法支持。也就是說,公投結果對改革前景具有決定性影響。目前看,意大利國內支持與反對的人數接近,公投結果尚難預料。一旦公投未獲通過,就表明國內抵制改革的力量占據上風,五星運動黨等主張意大利離開歐元區的政治力量在下次大選中獲勝執政的可能性上升,將給歐洲乃至世界經濟帶來巨大風險。把決定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交給公投,似乎已經成為歐洲的普遍現象。然而,民眾了解的信息畢竟有限,其投票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緒化的反映,而不是基于國家利益的深謀遠慮,往往不能作出最優選擇。在民粹主義盛行的今天,歐洲國家仍把重大決策交給公投決定,也是其政治體制應該深刻反思的問題。
????歐元區治理機制缺陷導致各種問題集中暴露。歐元區國家雖然在使用單一貨幣,但由于機制建設尚未完成,實際上仍處于統一貨幣進程之中。在歐元區治理機制存在缺陷的情況下,各種問題難免顯露出來,當前突出表現在德意志銀行危機上。德意志銀行爆出2015年第三季度巨虧62億歐元以及2016年9月被美國司法部開出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后,被認為是“全球系統性風險的最大貢獻者”,被拿來與2008年的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比較。即便如此,歐洲也未能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歐洲中央銀行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控制通脹,并沒有權力和責任在危機時刻扮演“最后貸款人”角色,所以是愛莫能助。對于德國政府來說,雖然有救助的必要性,但一旦施救就會違反歐元區國家對本國銀行業的“不救助”原則,不僅同德國過去在救助希臘問題上堅持的主張相沖突,而且可能引發意大利等其他成員國效仿,導致銀行債務快速向政府轉移,并釀成新一輪債務危機。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后,歐元區開始著手處理機制缺陷問題,主要是加快內部一體化步伐,如籌建銀行聯盟、資本聯盟等。這對歐元區來說是好事,但引起了英國等國的敏感和反對。
????總之,歐洲要克服難題、再現經濟活力,必須在制度改革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從目前情況看,這一過程艱巨、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歐洲經濟仍將面臨一個相當長的困難時期。
????(作者 劉明禮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
?
?
?
相關鏈接:
游客減少資產貶值 歐洲迪士尼公司虧損創紀錄?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