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3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攝影報道)“您好,現在是紅燈,請等一會再過馬路!”12日下午,在海口國興大道與大英三西三路交界處路口,一群頭戴白色志愿帽、身著藍馬甲,手拿文明勸導小紅旗的交通勸導員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一邊給車輛行人宣傳道路交通行為規范,一邊幫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成為烈日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海口老陶義工社義工在國興大道開展文明交通勸導行動。
下午5時許,正值晚高峰時段,海口日月廣場附近的十字路口川流不息。“大姐,紅燈馬上要亮了,請退回安全區,耐心等待。”海口老陶義工社義工唐嬌嬌帶著女兒迎著烈日,站在交通信號燈下,揮動手中的小紅旗,引導市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回家。家住五指山路的唐嬌嬌對這個路段非常熟悉,自今年8月1日,老陶義工社將該路段作為文明交通勸導固定“據點”以來,她每天早上6點半都會到這“站崗”一個小時。“快,不是平安路,平安回家才是最近的路。文明始于點滴,行動從我做起,若別人能感受到我的這份熱情,逐漸改變自身不文明行為,我會一直做下去。”唐嬌嬌這四年來,一直帶著女兒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提及當初加入義工團隊的初衷,唐嬌嬌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女兒,讓她始終保持一顆向善的心,關心、關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唐姐,可以留一下您的電話嗎,我也想加入你們這個組織,只不過平時工作忙,可能沒太多時間和大家一起行動。”在唐嬌嬌勸導交通的時候,一個騎電動車的小伙子一直默默地關注著她,綠燈亮了好幾次,他始終沒“挪窩”。“今天碰巧路過,看到這有一群義工,就停下腳步,沒想到還真找到組織了。”小伙子說,現在在海口街頭,總能看到這些穿著紅馬甲、揮著小紅旗的志愿者,海口的精神面貌變好了,有他們的功勞,真心為他們點贊,同時也想加入到這個有愛的隊伍當中,“不說做出什么豐功偉績,但每個人出一些力,這個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義工李香正在給路人發放《道路交通行為規范》宣傳畫。
“來,來,小伙子,這個《道路交通行為規范》宣傳畫可以帶回家看看,學車、開車都能用得上。”在另一邊,義工李香正在給過往的行人發放宣傳畫,看到她如此熱情,行人也都微笑地接過。在別人眼中可能有些枯燥、沉悶的事,李香做了很長時間,在她看來,“這個事兒做出了成就感。”
李香告訴記者,不久前的國慶長假,義工社在南沙路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活動,有個義工的孩子經常看到他們出來“站崗”,便讓媽媽領著一塊來參加活動。“‘站崗’第一天,四個小學生剛好路過,看到義工們在執勤,主動跑來也要加入我們的隊伍。”李香笑著說,六個孩子每天下午5點由父母送過來,和大家站了3天的崗,不嫌苦,不嫌累,不嫌曬。“香姨,能把義工的藍馬甲送給我們嗎,穿上它特別自豪,我想留下來做個紀念。”回想起分開時,孩子們說過的話,李香有些欣慰地說:“風吹日曬算得了什么,看,我們這個隊伍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
?
?
相關鏈接:
官方破解道路交通頑癥 過去十年重特大事故下降55%?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