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毓慧
2011年,海口民生支出74.1億元,同比增長25.9%;2012年,海口民生支出79.51億元,同比增長16.2%;2013年,海口民生支出90.5億元,同比增長13.5%;2014年,海口民生支出102.5億元,同比增長15.3%;2015年,海口民生支出128.4億元,同比增長13.1%……
翻開海口市“十二五”民生賬本,一組組詳實的民生投入數字溫暖民心;城區又變漂亮了,社保穩步提升了,學位逐年增加了,醫療改革更務實了,扶貧助困更貼心了……五年以來,在上述一個個看得見的暖心數字背后,一一見證著市委市政府勇扛擔當,勤政為民、改善民生的努力。不忘初心為民生,屹立潮頭放眼量,面對新起點、新目標,海口將再一次遠航!
勤政務實 建惠民之城
為使民生工程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10月底,市委、市政府再次向社會公開征集2017年為民辦實事事項意見和建議。記者注意到,此次征集內容包括就業保障、社會保障、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救助、城市管理、公共交通、物價、三農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市委、市政府將在匯集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篩選出群眾反映迫切、受惠面廣、可操作性強的民生項目,確定為2017年為民辦實事事項,務實地為全市人民謀求福祉。
事實上,歷年以來,海口市采取并聯審批、開通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項目進度,確保每年確立的民生實事如期完成。五年以來,海口堅持每年將70%以上新增財力投向民生領域,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低保水平,實現居民養老服務全覆蓋,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統計數據顯示,五年以來,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升,老百姓的“錢袋子”飽了,心情順暢了,干事創業的勁頭也更足了。
凝心聚力 建幸福之城
“要讓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市委、市政府的承諾擲地有聲,五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始終堅持民生為重,贏得群眾最廣泛的擁護和支持,也收獲了民心民力,凝聚各方力量共促發展,一路向幸福出發。
在推進教育資源均衡方面,我市持續發力,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推進與北大、北師大等知名高校的合作辦學,近40%的基礎教育學位提供給非海口戶籍學生。數據顯示,僅2015年,海口全市教育支出達33.7億元,同比增長26.7%,著力改善辦學條件,為全市20.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課本費,為8.6萬余名農村學生提供營養補貼,為1.8萬名農村寄宿生提供生活補貼等。
在醫療方面,海口市人民醫院醫療綜合大樓、海口市中醫院搬遷擴建工程、旅游醫療服務保障中心、省腫瘤醫院等重點項目相繼完成并投入使用,城鄉居民再也不用擔心“沒錢看不了病”,基本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此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平安海口”建設不斷深化,食品藥品監管和安全生產工作扎實推進。值得關注的是,在一場場超強臺風、暴雨中,我市應急管理、防災減災能力也在“考核”中不斷加強,城市越來越宜居,每一位市民都能真切地感受著這座城市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力推棚改 建活力之城
五年前,我市主城區內尚有100多個棚戶區,涉及人口51萬人,主城區外有17個鎮,涉及人口53萬人,鎮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滯后。
百姓所需,就是全市為之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十二五”期間,全市緊密圍繞完善城市功能、增強防災能力、創造就業機會、形成產業支撐、改善居住環境,啟動了上賢村等20個棚戶區或城中村改造,涉及1.6萬戶,惠及4.3萬人。更長遠的發展謀劃,也在有力有序地推進中。按照部署,2016-2018年間,我市將陸續啟動50余個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涉及改造土地面積2.7萬畝,改造后可提供優質可出讓土地資源約1.6萬畝,為引入產業開發提供了土地資源保障,這批棚戶區改造涉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超過300億元,其中公共服務設施70億元,綜合管廊投資80億元,市政道路投資150億元。
我們正在期待,我們也正在見證著這座充滿活力的國際旅游島省會城市正在強勢崛起。
(海口網11月14日訊)
?
?
相關鏈接:
盤點:2016年全球宜居城市前十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