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也就是通常說的“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然而,在寄望“全面二孩”政策緩解我國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的同時,學界也對“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的人口變動對我國教育領域產生的影響愈加關注。
近日有研究顯示,從2019年開始,我國學前教育階段在園幼兒數將出現大幅度增加,持續增加到2021年達到最大值,之后又開始逐漸減小。也就是說,在2021年左右,“全面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規模擴大的影響最大,當年學前教育階段的適齡幼兒將因“全面二孩”政策增加1500萬人左右。
有研究預測,2021年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這么大的缺口如何來彌補?顯然需要社會各界盡早予以關注。那么,在國外是否也存在“幼兒園荒”?國外幼兒園入學有哪些選擇,家長們會為入園絞盡腦汁嗎?
在德國,上公立幼兒園并不難,不過收費卻是“看人下菜碟”,父母收入高的就得多交,生活貧困的家庭則可以免費。如果想免去提前排隊報名的麻煩并追求更好的軟硬件條件,可以選擇私立幼兒園就讀,只要您舍得掏腰包就行。
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稱,德國幼兒園大致可以分為公立幼兒園、教會幼兒園、企業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適齡幼兒的父母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除了私立的以外,其他幼兒園的收費主要依據父母的收入而定。父母年收入在45000歐元以上的家庭,入托費為每年1752歐元,沒有收入或低收入家庭則是免收托費的,入托費不是直接交給幼兒園,而是通過教育機構轉交,防止家庭狀況不佳的孩子受到歧視。每個年滿1周歲的孩子都有入托的權利,通常是就近入托,也有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父母將孩子送入私立幼兒園,隨時可以進入,不用盡早去報名排隊等位置,軟硬件設施也更好一些,缺點就一個字“貴”。如果是全托,一年費用1萬歐元左右,不是每個德國父母都有能力為孩子花這個錢的。
澳大利亞的幼兒園同樣是“一位難求”,很多家長甚至在孩子一出生時就著手報名排隊了。即便是能夠等到位置,也未必是每天都可以去,你得到的可能僅僅是每周某幾天的入園資格,比如允許你周一到周三去幼兒園上課,那么其他時間就只能在家待著。
為什么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也會有入園難的問題呢?據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幼兒園緊缺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澳大利亞對于教師兒童的配比情況非常嚴格。以澳大利亞西南沃爾什州的規定為例,任何一間幼兒園中,0到2歲的房間,教師和兒童數量比例不得超過1:4;2到3歲的房間,比例不能超過1:5;3到5歲不能超過1:10。高配比的安排可以大大減少各種隱患的發生,安全性非常有保障,弊端顯而易見。政府強制性的配比導致澳大利亞幼兒園的數量和可容納孩子的數量根本沒有辦法迅速擴大,因為位置極度緊缺,幼兒園提供的位置往往不是有位置或沒位置這樣,而是把很多位置拆開來提供,比如只能提供周一到周三的位置或者周二、周四的位置,剩下就在家里待著。目前,澳大利亞很多熱錢還是涌入幼兒園市場,但鑒于一方面新建幼兒園需要層層審批,街坊鄰居都要對建立幼兒園持許可的態度才會審批合格,另一方面,幼兒園的教師供不應求,在短時間內,幼兒園荒的問題還挺難解決的。
雖然低生育率一直是日本急需解決的問題,但孩子無法入托也是近十年來困擾父母的頭等大事。盡管日本的幼兒園大多采取就近入園的原則,但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園區容量有限,還是有很多兒童需要每天乘坐校車前往離家稍遠一點的幼兒園。
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稱,日本托兒所和幼兒園都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的比較少,想進公立需要排隊或抽簽。到去年4月1日為止,有23000多兒童無法入托。由于建設一所托兒所從面積、建筑標準等需要嚴格審批,費時又費力氣,幼兒園的數量難以滿足入托需要,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城市。在農村,雖然孩子到幼兒園比較遠,但沒有城市人口密度大,比較容易申請入托。公立幼兒園的老師平均年收入有40多萬人民幣,私立幼兒園老師的平均收入卻只有20多萬人民幣,有的甚至比便利店超市的臨時工工資還低,這直接造成幼兒園老師的就業缺口。為此,日本政府專門出資340億日元補充幼兒園老師的收入,東京都今年還有8000多無法入托的兒童,為此東京都議會已經批準了126億日元的修正預算,來繼續解決入托難的問題。
?
?
相關鏈接:
二孩時代防“幼兒園荒”:2021年預計缺口近11萬所?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