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6日消息(記者劉杰)14日晚,海口大坡鎮舉行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啟動儀式,全鎮22戶貧困戶89人悉數到場。“胡椒種苗抽生新蔓時,要及時栽支柱和綁蔓。此外,還要注意松土、蓋草、除草、遮陰等。”熱作專家黎運浩正講解著種植胡椒的技術。臺下22戶貧困戶聽得認真,記得仔細。
大坡鎮鎮委副書記周海峰表示,電視夜校是大坡鎮幫技術的方式之一,傳授種植技術,提高貧困戶生產技能,實現早日脫貧。
據介紹,大坡鎮實行“五幫三扶”措施,即幫思想、幫資金、幫物資、幫種苗、幫技術,扶醫、扶學、扶工。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幫扶舉措,根據一戶一策做到精準識別,精準脫貧。
大坡鎮塘口村謝於帝是全鎮22戶貧困戶之一,一家6口,有3個小孩,其中2個正在上小學。還有一位身體不佳,臥病在床的74歲的母親。主要經濟來源是家里種植的100株胡椒和平時打一些零工。“我之前只種了100株胡椒,不成規模。想擴大生產,政府就給我買了250根胡椒柱,現在大坡鎮還開辦了脫貧致富夜校,給我送來了種植胡椒的技術,我打算多種250株胡椒,有收益后再繼續擴大生產。” 謝於帝說,同時,政府還給了他100只雞,目前長勢不錯,春節前就能上市,今年能賺5千元左右。還為他全家免費購買了新農合,并提供3千元給他老母親看病。“政府給了我這么大的幫助,我對脫貧很有信心。” 謝於帝說。
和謝於帝一樣,福昌村委會多谷屯村村民張運娜也是全鎮22戶貧困戶之一。張運娜一家4口,2個小孩正在上幼兒園,開支較大,僅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計。“因為之前有養豬經驗,政府根據實際需求,給我們免費贈送了2頭母豬,現在已經生了30只小豬仔。4個月后還會再生一窩小豬仔。”張運娜笑著說,目前,她以每只600元的價格賣了5只小豬仔,賺了3千元。政府還讓她加入了養羊合作社,并出資為她購買10只羊,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紅6千元。同時,在政府的幫助下,她如今也成了鎮里的清潔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現在,張運娜已經實現了預脫貧。
“扶貧永遠在路上,我們還在繼續加大幫扶力度。如今市檢察院為我們下撥了44萬元幫扶資金。我們決定發展大坡鎮牧蓉雞養殖業,幫助貧困戶購買雞苗入股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的管理和技術,達到共贏,預計每年每戶分紅4千五百元。享受分紅的同時,貧困戶還可以通過參與管理掌握大坡鎮牧蓉雞的養殖技術,提高生產能力,進一步延續他的發展動力。” 周海峰說,他們鼓勵貧困戶根據自身特色發展“短平快”項目,比如種植蔬菜,養豬等。通過“長短結合”模式,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周海峰表示,按照現在的扶貧進展情況,今年年底全鎮22戶貧困戶就能實現全部脫貧。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區投入1240.7萬元開展精準扶貧 幫1806人預脫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