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銀
“買買買,這個月額外消費600元。”“雙十一”落幕,某門戶網站顯示,海南高校“雙十一”人均網購超400元。大學生都買了啥?購物排行服裝、零食排名靠前,書籍類型集中在考研、英語四六級這種實用類型。
男生女生消費不相上下
某門戶網站數據顯示,這個“雙十一”,海南高校男生平均消費494元,女生平均消費598元;男生的網購支出金額與女生不相上下,看來男生也喜歡買買買。從各年級人均網購支出金額看,從大一到大四再到研究生逐年增加,學生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大一的網購率為77.41%,大二的網購率為76.32%,大三的網購率為79.31%,大四的網購率為76.19%。
大一學生小張說,今年第一次參與到“雙十一”的購物大潮當中,男孩子喜歡運動打籃球,購買的商品主要是運動鞋,“雙十一”當天購買了一雙469元的品牌運動鞋。
大一學生小符說,來到海南就讀大學后,非常想念家鄉的美食,今年雙十一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家鄉的螺螄粉,花費200元。
“女生的花銷會大些,主要集中在護膚品、彩妝、服裝、零食等。”大二學生小李說,今年“雙十一”額外消費超1000元。
海南大學大三學生小陳說,“雙十一”網購總共花費500元,購買的多是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我覺得經過大一、大二,到大三更成熟一些,消費會更有針對性,更理性。”小陳認為,大三出去實習機會比較多,生活費用也有所增加,其中,服裝消費比例大。
“這個‘雙十一’大概花了2000多元,只可惜錯過了很多場秒殺活動。”海口經濟學院大一空乘專業的小張告訴記者,她購買的商品中,服裝的花費占大頭,其次是零食。
“雙十一”購物是一種提前消費行為
在校大學生,多數是沒有額外收入,每月只有固定的生活費,多數人是預支生活費用來“雙十一”購物。面對這樣的現象,海南大學經濟學教授王毅武說,“雙十一”購物并不是真正的最便宜,賣家總是會給自己留余地。同學們每年在“雙十一”花的錢,其實就是一種提前消費的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大學生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雙十一”的購物,樹立理性消費觀是很重要的。
(海口網11月17日訊)
?
相關鏈接:
雙11后學生取快遞似春運 速遞易被指綁架用戶(圖)·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