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津
改造后的萬綠園花海美如畫。記者張俊其 攝
加大城市綠化、彩化、亮化、美化力度。持續深入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增強城市園林在層次、厚度、色彩上的交錯變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向生態自然化、森林化、多彩化、多樣化、本土化和管理低成本化發展。堅持節能環保、凸顯特色,打造絢麗多彩的城市夜景。實施城市美化工程,以建筑立面改造與街景管理相結合,規范廣告牌匾,扮靚街景。
關鍵詞:生態布局
“三區、兩帶、十廊、多點”
一流的生態環境是海口最大的優勢和本錢!未來幾年,海口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并舉,切實提高人民生活環境質量。市生態環保局總工程師宋延巍介紹:“我市按照海陸統籌的要求,以北部濱海生態岸段和海域為支撐,構建全域生態保育體系,構建‘三區、兩帶、十廊、多點’的區域生態安全建設格局。”
據了解,“三區”分別為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和清瀾港省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將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重點保護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兩帶”分別為濱海沿岸生態保護帶和南渡江水系生態保護帶,推進沿南渡江兩岸和沿海岸線的帶狀生態公園、海口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玉龍泉國家森林公園等建設,構筑區域生態屏障和主體景觀骨架。
“十廊”指的是五源河——石山生態廊道,大塘河、龍洲河、文昌河、文教河等水系廊道以及環島鐵路、海文高速、西線高速、中線高速、東線高速等區域交通干線的生態綠楔;推進水系生態廊道建設,重點建設南渡江干流和支流水系、東寨港水系、清瀾港水系、輸水渠道(松濤水庫東干渠)等水生態廊道,加強兩岸防護林體系建設及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同時,海口將加強全市主要市政基礎設施兩旁綠色通道建設,重點加強組團隔離綠地、城市隔離綠帶、片區隔離綠地的營造與保護。
全市將建設影響區域生態品質的多個節點,分別為白水塘濕地、三江濕地,玉龍泉森林公園、沙坡水庫森林公園、永莊水庫森林公園、五源河森林公園,美浪港潟湖、盈濱半島內海、太陽灣、福山水庫、鳳潭水庫、鐵爐水庫、加潭水庫、美亭水庫、南方水庫、促進水庫、湖山水庫、龍虎山水庫、寶芳水庫、東路水庫等重要湖庫及其周邊緩沖地帶組成的區域綠心。將充分發揮各濕地、公園、湖泊、水庫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觀光旅游、度假休閑、文化娛樂、攔洪蓄水、調節水流等生態服務功能。
關鍵詞:生態建設
“綠視率”“花視率” 不斷攀升
多年以來,海口堅持生態底線,充分發揮生態這個最大優勢和最大本錢。在“十三五”期間,海口將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以河道治理為重點的治污工程,加大城市綠化、美化、彩化力度,提高城市“綠視率”和“花視率”,形成環境友好、發展持續的人居環境,把海口建設成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同時,將實施五源河森林公園、三江濕地公園、沙坡——白水塘濕地公園,以及長流、海秀、白沙門等城市公園修復和建設,加強城邊防護林、沿海固沙林、水土保養林、水源涵養林及高壓走廊地帶的防護林建設,增加主城區公共綠地。
此外,將深入實施“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工程、“增蔭添彩”工程、園林精品工程以及立體綠化工程,統籌推進城市公園、街變游園、街心綠地、鄉村公園、花園單位、花園小區等建設,增加城市總體綠量,增強城市綠化、美化的立體感。
“未來將增加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優化綠地布局,成規模和連片種植省樹、省花。”市園林局園林工程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海口將以交通主干道、主要河道和海岸線為重點,堅持喬、灌、花、草相結合,實施綠化、園林改造升級。
海口將努力建成生態效益好、景觀效果佳的道路河道海岸綠化體系,更好地展示出綠的生機與水的靈動;并不斷加強園林綠化專業養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水平。到2020年,城區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8%。
不僅如此,海口還將繼續“以花為媒”,結合城市“雙創”工作,推進一批南渡江12公里三角梅花卉文化藝術長廊、“一帶一路”三角梅主題公園、三角梅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三角梅精品園區、景區景點道路規劃設計等重點項目的同步實施。2015年至2017年主要完成三角梅花展的基礎謀篇布局,打開“三角梅經濟”通道;2018年至2020年,“三角梅+旅游、工業、農業、文化、商業、社會管理、教育……”實現聯動發展,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藝術氛圍,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海口建設成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注入新活力。
(海口網11月20日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