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的艱難:濟南2000多個小區只有160個業委會
跟舜玉花園小區一樣,很多小區都是因為不滿物業的服務,才“同仇敵愾”地想成立業委會,以期通過自治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小區的正常生活秩序。但是,面對已經提前在小區安營扎寨的物業公司,成立業委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2008年,匯統花園物業撤出,小區水電暖面臨停供的局面,業主緊急成立業委會應對危機。危機解除后,業委會請辭。
2014年初,小區物業費漲幅近6成,業主再次計劃成立業委會,在獲得九成業主支持后,仍遭遇困難。4月,17名業主入選小區業委會籌備小組名單。隨后,由街道辦和居委會牽頭,籌備小組成員與小區物業等出席聯席會議。
會談中,物業提出,按照《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入選業主委員會條件之一是需模范履行業主義務,入選籌備小組的多數成員在2013年6月后未按時交納物業費,不具備入選業委會資格。但支持維權的業主認為,物業漲價在先,業主因抵制漲價才未交物業費,不應因此丟失話語權。此后,會談陷入僵局,業委會籌辦也因此擱淺。
類似于匯統花園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的情況并不是個案,除了物業的阻撓,一些相關部門有時也成了絆腳石。
高新區的黃金時代小區從2014年開始籌備成立業委會,到2015年好不容易把業委會選出來了,但是街道辦事處又不承認,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回應,不承認是因為在選舉過程中有很多違規之處。
2016年,魯能領秀城中央公園的部分業主,積極籌備組織成立業委會,最后因無法完成備案登記手續,一紙訴狀將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告上了法庭,要求街道辦履行備案蓋章的法定職責。
從一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業委會頻頻難產的困境,據房管局數據,2016年濟南2000多住宅小區中,只有160個有業委會。
省政協常委宋傳杰介紹說,成立業委會會牽涉到物業等多方利益,所以才導致很多小區的業委會難產。
省城一名基層法官從辦案實踐分析指出,現實中,小區成立業委會,嚴格按照《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中規定的業主大會籌備組派員的組成要求,操作起來很難達到。派員包括建設單位、前期物業、業主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居民委員會等,其中有一方故意不參加,籌備組就難成立,而各方牽扯利益沖突問題,很容易致患“腸梗阻”。
決策的波折:業委會搞投票,為何物業來組織
能夠成立業委會看起來是一件幸事,但是,對很多業委會來說,這更像一個“看起來很美”的苦差事,每每涉及一些小區的重大事項,由于業主的利益訴求不同,業委會要想順利地去完成一項決策,似乎也并不容易。
10月30日,數碼港小區同物業的合同到期。業主大會進行投票,決定物業的去留,投票結果顯示多數居民同意物業留下。但部分居民對投票過程和結果產生質疑。
持反對意見的業主張軍說:“業委會把投票過程交由物業組織,甚至投票箱在物業辦公室保管,這不妥當。”在張軍看來,作為利害相關的一方,物業公司應當避嫌,不應當參與投票過程。“應當由中立第三方組織投票。”張軍認為。
數碼港小區業委會董主任解釋稱,投票的整個過程是合法,交由物業公司組織是慣例,選票發放到每家每戶,每張選票都是業主的真實意思;業主大會上,整個唱票過程有視頻錄像,公開透明。
德盛家園小區業主,對于投票過程同樣存疑。部分業主稱,業委會未經投票擅自自治。“根本就沒有經過公示,也沒有投票選舉,我們全然不知情。”業主李梅說。
德盛業委會張主任拿出一份《濟南德盛家園業主大會文件》,其中寫道,大會決定今后一段時期小區物業管理采用特委會自治方式。業委會張主任稱:“我們公示了一個月時間,相關文件也在街道辦報備。”但是這種解釋,部分業主仍存疑,認為公示走過場。“公示上午張貼,下午就被人撕了。”業主李梅說。
?
?
相關鏈接:
居民樓前供水管道漏水 物業維修要收關水費
海口一小區物業每日零點關電動車充電電源遭業主投訴
海口秀英區金鼎廣場衛生臟亂差 物業被罰19999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