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山醫院專家在海口市醫院坐診。 海口日報記者 黃一冰 攝
報告摘要
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下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努力把海口打造成為區域性人才高地。聚焦“十二大重點產業”,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堅持自主培養和外部引進并重,注重本土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養。完善海外高層次引才、柔性引才政策,用活“候鳥型”人才。鼓勵企事業單位與高校、智庫緊密合作,加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記者 陳敬儒
關鍵詞
平臺搭建
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是最活躍的先進生產力,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牢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人才隊伍建設態勢良好,為推動全市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要想吸引“金鳳凰”,平臺建設乃重中之重。近年來,海口高新區人才創新機制改革的亮點紛呈。顧剛代表說,在海口來講,高端人才聚居區主要在高新企業和高校兩個地方,而對人才的敏感性來講,高薪企業比高校更加強烈,需求更大。海口國家高新區被列為海南省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園區。作為海南高新技術的人才聚集基地,海口國家高新區通過簡化辦事流程,為人才進駐提供物質保障,通過引進優質項目帶動人才引進,聚集了眾多高端人才。
發展高新產業新經濟,核心在人才。近些年來,海口國家高新區通過加大招商力度,整合省內外機構、企業的優質資源,通過光啟海口未來研究院、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海南省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園等項目,帶動園區的產業發展,進一步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條,使其逐步成為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的載體。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園區內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專家就有86人。去年來,高新區里的企業從美國硅谷引進的人才就有30多人,超過以前5年的總和。這些人才的進來,對產品的更新換代等各個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下一步,高新區將把吸引人才的平臺搭建好,運作好;創新體制機制,出臺更加靈活的人才扶持和吸引政策,如在人才的安家樂業上,將會給予類似安家費及其他一些制度性的鼓勵;在人才落戶之后,人才的戶口問題、子女就業就學等問題將協調及聯合市里其他部門,把所有的人才優惠政策能夠順利落地。
關鍵詞
人才政策
作為海南“首善之城”、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這些年來在加快跨越發展中,各級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企業都深切地感受到,人才資源短缺是制約海口發展的最大“瓶頸”。對于海口來說,做好“雙創”、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各項工作,完成“十三五”目標、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的支撐引領。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主任王天意說,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快人才強市建設步伐,通過大力實施三大人才戰略,不斷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先后出臺了《關于柔性引進候鳥型高層次人才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意見》等,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各類高端人才在海口過冬療養、休閑度假期間充分發揮才智作用。在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一項項圍繞人才引進、培育、應用的人才工程接踵實施,使我市人才隊伍不斷強大。截至目前,全市現有“三類專家”202名。今年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才規模總量達60萬人以上。為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加強海口市“十三五”時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市委、市政府著眼服務全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各類人才,打造由黨委政府牽頭、社會參與、線上線下同步的“1+3”人才服務綜合平臺。
王天意說,這幾年來,我市出臺好多有關引進人才的政策,下一步,將完善海外高層次引才、柔性引才政策,用活“候鳥型”人才。搭建好引進人才的平臺,把各種優惠政策整合梳理,更好地落地,發揮真正的作用。不斷創新人才機制體制,加大財政對人才的投入,充分發揮人才效應,努力把海口打造成為區域性人才高地,為我市奪取“雙創”全面勝利、完成實現“十三五”規劃、率先在全省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場外連線
市人民醫院
引進培訓結合 打造人才高地
轉型發展中的海口,視才如金,求賢若渴,作為醫療機構,海口市人民醫院更為強烈。海口市人民醫院作為我市人才數量聚集度高、人才智力貢獻率大的人才高地,能夠取得跨越式的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的引領作用。未來5年,市人民醫院如何在“人才強市”中更好地打造好“人才強院”,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對于人才的作用,作為一名醫學博士,海口市人民醫院院長楊毅軍可以說是最有體會,感受至深。近幾年來,市人民醫院借助市委的人才強市戰略,切實做好人才發展環境的軟件和硬件建設,為人才施展才華創造強勁的平臺,充分發揮“筑巢引鳳”的作用。在人才引進方面,打破以往單一的“剛性”引才方式,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為,重其所酬”的招才引智新理念,采取特殊政策和超常手段,做到引才引智并舉,形式靈活引進人才智力資源,以滿足醫院事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2012年至今共引進高級職稱或博士33人,其中柔性引進16人,涉及心血管內科、老年病科、消化內科、血液透析科、內分泌科、口腔科、麻醉科、全科醫學科等專業,他們不斷發揮高端人才引領帶動作用,成為醫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力量。在人才培養方面,依托湘雅醫學院雄厚的人才、技術、科研和管理優勢平臺,不斷輸送本土人才攻讀在職研究生,分階段、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派人員到國外學習深造,為醫院打造精品學科、創造品牌,提升整體診療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未來5年,醫院將按照市委確定的目標和部署,下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自主培養和外部引進并重,注重本土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養,用活“候鳥型”人才,實現全院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達到80%以上,全院衛生技術人員中碩士學歷達到30%以上,全院衛生技術人員中博士達到10%以上。爭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達到10名,省優專家達到15名,市拔尖人才達到30名。
(海口網11月21日訊)
?
相關鏈接:
釋放人才紅利 海口打造開放包容的區域性人才高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