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不斷升級,吸引國內外眾多游客。 海口日報記者 張俊其 攝
今年2月,海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全域旅游創建省。時隔9個月,11月18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未來5年,海口將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水準,“點線面”結合全方位推進全域旅游,有力支撐全省旅游形成“日月同輝滿天星”的發展格局。將我市發展全域旅游再一次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海口發展全域旅游的決心和信心。接下來,我市會如何加快全域旅游的推進,未來5年海口的全域旅游會成為什么樣子?
記者 陳敬儒
記者調查
旅游吸引物是軟肋
11月19日上午9時許,馮塘綠園鄉村旅游點又開始一天的喧鬧。在海甸島生活的彭先生約上幾個家庭,開著5輛小車,從市區直奔馮塘綠園,開始這個周末的鄉村游。
馮塘綠園只是海口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目前,海口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鄉村旅游點近50個,年接待市民游客近百萬人次。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旅游已經發展為大眾旅游、全民休閑的大格局,鄉村游也成為海口全域旅游推進的新方式和新動力。
雖然目前海口“全域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域旅游發展勢頭呈現出強勁勢頭,在今年春節黃金周海口旅游市場的統計數據中,縱向比接待游客人數、旅游收入都有增長,但橫向比旅游收入的增長仍然低于接待人數的增長。數字差距的背后就是海口在發展全域旅游中需要解決的短板。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認為,海口的城市旅游化改造相對滯后,旅游標識牌不完善、旅游公共產品投放供不應求, 特別是旅游吸引物仍然是海口旅游的軟肋。一方面是景區景點少,另一方面是品牌不足,二、三次消費不盡如人意。
部門連線
“點線面”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眾旅游時代正在興起,這對發展全域旅游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也給旅游主管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市旅游委主任廖小平說,下一步海口如何創新發展,扎實推進“全域旅游”,已經成為市旅游委當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廖小平介紹,今年來,海口不斷調整旅游產業結構,加大對旅游吸引物的建設,拓展康體養生游、郵輪游、房車自駕游等新型旅游產品,并通過重大節事活動的成功舉辦,提升海口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 海口“全域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同時,海口通過推行旅游聯席會議制度等手段,構建休閑氛圍更加濃郁的城市旅游體系,為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全域旅游發展勢頭呈現出強勁勢頭。
廖小平表示,下一步,市旅游委將注重景區、村莊、公共服務場所等點位的規劃建設管理,對“點”精雕細琢、打造精品;豐富“線”的旅游功能,將連接線建設成為美麗的景觀帶;加強“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全域發展。突出濱江濱海特色,做“活”水文章,有序規劃建設南渡江濱江景觀帶,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形成“重點景區(點)+特色產業小鎮+美麗鄉村(街區、社區)+基礎設施配套”發展格局。加快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品牌建設,推進觀瀾湖旅游度假區、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等景區建設提升,努力實現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零的突破,大力推動長影“環球100”、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等一批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實施“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重點打造演豐、石山、新坡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和一批美麗鄉村(街區、社區), 建設江東大道、東寨港大道、火山口大道等一批景觀大道,把各景區(點)、特色街區、鄉村旅游點及沿海、沿江等線路串聯起來,連點成面,形成規模。提升“旅游+”融合水平,推動旅游業與農林業、商貿會展業、文化體育產業、海洋經濟產業、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融合,提升旅游產業綜合效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