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水利廳原廳長黃柏青涉嫌受賄案今天上午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指控,黃柏青在1992年至2014年期間,利用任職便利,為27個單位和個人在房地產項目開發、水利工程承包、工作調動、職務升遷等事宜上提供幫助,直接或通過其子黃暉等人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6212.5073萬元、港幣2579.3萬元、美元8000元。62歲的黃柏青在法庭上表示“指控的基本事實存在”。(11月21日澎湃新聞網)
“丈夫前臺唱戲,妻子后臺斂錢”、“貪腐夫妻檔,撈錢父子兵,以權謀私親兄弟”。近年來,家庭式腐敗并非個例,幾乎每一個官員落馬后,都被查出有家庭式“同伙”。斂財時不計后果,全家齊上陣,一時得意,殊不知一損俱損,終將一家人都被送進牢門,追悔莫及。
家庭式腐敗似乎已司空見慣,是如何讓它如此滋生?家庭式腐敗的根源是將公權力私有化、家庭化或家族化。不少人將盆子扣在“貪內助”或“逆子”身上,一些貪官在受審時也時常抱怨妻子或子女拖后腿。但這種觀點似乎略顯荒唐。無論妻子還是子女,他們之所以大肆斂財,與家中有個掌權的官員息息相關。有些貪官不是管不住家庭成員,而是壓根就不想管,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家風。說輕點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說重了就是縱容,甚至故意讓家庭成員收錢,以規避責任。“窩”式腐敗的話題似乎又被推到風口浪尖,針對“家庭式腐敗”,如何才能真正為家庭式腐敗“刮骨療毒”?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還需讓“修身齊家”當先。
中國古代素來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其中的價值排序,我們不難發現,修身是第一位的、基礎性的。揆諸以往,焦裕祿、楊善洲、沈浩、李保國……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之所以至今仍被人深深地緬懷,正在于他們一生都嚴于修身、寬己待人,用崇高的愛國情操、專注的敬業精神,拋家舍業的奉獻精神去服務百姓。面對家庭式腐敗,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最根源、最本質在于思想意識的蛻變,并不能嚴于修身。蛻變總是從自己的腐化開始,而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無數正反面的經驗和教訓反復告訴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旦不能修身,就必然消極頹廢,喪失斗志,腐化墮落。
“齊家”二字也告訴我們家風的分量。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更是一種潛在的無形力量。古語有云:“欲治國者,必先齊家。”領導干部的家風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有著至關的影響。立黨為公,嚴正家風,嚴格約束家人,是每一位黨員干部的重要責任與使命。家庭式腐敗根本上說就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沒有讓妻子成為“廉內助”、子女成為“守門員”,從而逐漸走向犯罪的深淵。只有心中牽掛黨的事業,心中常思百姓及疾苦,不總謀一己之私利,才能管好自己的家人。正所謂“鏡不蒙塵可照人,人無貪賄可正氣”。
當然,有效遏制家庭式腐敗,光靠“修身齊家”顯然不夠。畢竟,這種約束是軟約束,是基于個體自覺的一種道德規范。歸根結底,還需將權力真正關進籠子里,讓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并且使權力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監督,只有這樣官員才不敢也無法權力貪腐,更不會開辟“家庭式腐敗”的大門。
人間正道是滄桑。廣大黨員同志,一定要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讓“修身齊家”成為一種家風,以良好家風為身邊群眾樹好標桿,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