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政府治理能力及群眾民生福祉的影響日益增強。海口歷來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財政投入逐年增加,推進智慧型、服務型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民生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逐年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大數據平臺……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海口應如何建立大數據平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對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探訪
指尖上的民眾監督
11月22日下午,下班回家的市民陳先生像往常一樣途經文明東路,當行至一條小巷時發現電線桿被貼上了小廣告。一向熱心公益的陳先生立即掏出手機拍照。
“我要把剛拍的照片發到‘海口城市管家’的微信公眾號。”陳先生一邊說著一邊打開“海口城市管家”微信公眾號,在“投訴建議”一欄里將相關信息連同剛拍攝的圖片上傳至該微信公眾號,“這種監督投訴方式方便又快捷,我們老百姓也樂于參與。”
“海口城市管家”是海口市為拓寬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渠道搭建的數字城管快捷通道,是海口市數字城管信息系統的延伸,由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負責平臺的日常管理和運維。
“海口城市管家”包括城管投訴熱線66760200和微信公眾號兩類服務渠道,市民不僅可以撥打城管投訴熱線反映問題,還可以關注“海口城市管家”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投訴、建議、咨詢和便民查詢,工作人員24小時在線受理并及時回復市民訴求。
投訴舉報方面,市民的投訴問題工作人員會立即受理并即時派發責任單位處理,并將處理的情況通過熱線或微信公眾號及時反饋市民;提供建議方面,市民提供的寶貴建議可以通過平臺傳達至各職能部門……遇臺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海口市市政市容委會通過平臺向市民推送溫馨提示信息,幫助市民解決實際困難。隨著系統功能的拓展,對市民的服務功能會更加完善。
截至10月底,“海口城市管家”現有信息容量300多萬條可供市民查詢,目前受理問題涉及全市職能單位及相關企業共80家。
分析
大數據紅利惠及民生
“海口城市管家”僅是海口構建“智慧城市”的縮影。近年來,海口將大數據運用于城市管理,通過打造“誠信海口”“公益海口”等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網上政務大廳等手段,讓大數據的發展紅利惠及大眾民生,讓城市管理更加精細。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海口網上政務大廳開通以來,以最大程度便捷市民辦事為導向,不斷迭代升級,所有事項均可網上申報,超八成事項先審后驗,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審批。
去年10月起,海口市政務服務中心完善網上申報辦事服務流程的系統設置,從而實現網上辦事即辦事指南、表格下載、網上咨詢、網上申報和結果反饋等五項服務全流程網上覆蓋,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事項。為了推動智慧政務進一步下沉基層以便更好服務群眾,目前各區、各鎮(街)網上服務大廳正在逐步開通中。
“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智慧”,而智慧的實現,有賴于建設廣泛覆蓋的信息網絡。作為我省重點打造的互聯網眾創空間聚集區,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自開園以來吸引了阿里云創客、光谷創業咖啡等八家國內外知名互聯網孵化平臺入駐;構建了集創業咖啡、孵化器、加速器、創投基金、公共服務為一體的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生態鏈,形成了獨特的熱帶濱海創新創業社區文化,成為繼中關村之后最集中的眾創空間聚集區之一。
截至目前,已有酷秀、超級船東、鋼多多等近百家互聯網創新創業企業入駐園區,員工1526人,帶動大學生就業4942人,其中14家園區企業共計獲得社會資本投資1.1億元,2016年1至10月產業規模達15.6億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