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4日消息(記者陳麗園)當前,海口貧困家庭致貧的主要原因有因病、因殘、缺發展資金、因學、缺勞力和土地等幾類,如何讓貧困戶人口與全市同步邁入小康?市人大代表陳天新建議,當地政府應加大技術支持服務的引進力度,探索創新扶貧模式,構建區域扶貧產業鏈。
陳天新建議,當地鎮黨委、政府及駐村幫扶單位要不斷轉變工作思路,加大技術支持服務的引進力度,在搞好項目、資金幫扶的同時,因地制宜,立足于貧困村現有資源,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加大對貧困村農業、畜牧業、林業等產業技術上的支持和服務,引進相關的專業公司、協會、團體組織舉辦各類技術培訓,逐步增強貧困村自我發展的能力。
“積極探索創新扶貧模式,構建區域扶貧產業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陳天新建議,由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協會協助、扶貧戶參與、合作社聯盟的運營模式,引導缺地、無勞力的貧困戶以扶貧物資入股,由合作社托管代養,統一管理銷售,讓貧困戶變股東,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新模式。合作社與扶貧戶簽訂合作協議,以代養代管代售的方式,每個月定時給貧困戶發放一定的補助,銷售完之后再根據銷售的份額進行分紅,這樣能更大程度解決扶貧戶缺技術無市場的難題,確保農戶養有所成賣有市場,保證扶貧有成效。把具有本地特色的“短平快”項目,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來推動,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養殖產業、農副產業等系列產品,如石山乳羊、永興荔枝、白蓮鵝、曲口海鮮等等。通過“合作社托管代養”的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并在鎮、村形成區域化產業鏈,帶動當地鎮、村經濟的發展。
?
?
?
相關鏈接:
第二批援建大方重點項目開工? 揭秘恒大精準扶貧模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