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的足協杯決賽第二回合過后,本年度的中國足球職業賽事將曲終人散。在中超聯賽步入“80億元時代”的第一個賽季,各家俱樂部的季末分紅應該較以往有大幅提升。漲工資、買“大牌”,還是請名帥?俱樂部電視轉播分紅該如何合理利用,糾結之際,不妨參考英超的經驗。
與電視轉播密切相關的英超聯賽,其版權價格也在水漲船高。在2016—2019年的3個賽季,20家英超俱樂部將瓜分高達83億英鎊的電視轉播收入。
本賽季的英超聯賽,不少球隊大手筆頻出。不過,在各俱樂部紛紛“燒錢”的背后,還有一些“小動作”也應被注意到。
據調查顯示,在當前正在進行的2016—2017賽季中,英超球隊的門票價格正在經歷從1.9英鎊到29.05英鎊等不同程度的下調。這便意味著大部分球隊在面對更多分紅的同時,并沒有將其全部收入囊中,而是分出一部分來回饋球迷。
調低票價以吸引更多球迷前往現場觀戰,既能增加俱樂部的比賽日收入,同樣可以培育足球文化,維系球隊與球迷間的情感紐帶,不同的俱樂部有著各自的目的與考量,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目前的中超聯賽乃至中國足球較為缺乏的。
當然,對中超俱樂部來說,各有各的苦衷。與提升的分紅數額相比,中超爭冠與保級成本的漲幅速度顯然要更快,優秀國內球員的稀缺更是加劇了中超轉會市場的“通貨膨脹”。如今,國內一名年輕球員的身價都可以炒到幾千萬元人民幣,希望更多俱樂部在將鈔票用在轉會市場的同時,也能多想一想那些在看臺上、電視前加油吶喊的球迷。
?
?
相關鏈接:
前泰達外援:印超強于中超 印度球員強于中國球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