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這幾天微博和朋友圈里流傳著這樣一些傳言:北京多家超市停售淡水活魚,有的說超市正常商業調整,有的說背后另有原因。北京各大超市的淡水活魚是否存在“無活魚可賣”的情況?
近日,網傳北京各大超市因水體污染造成淡水活魚大量下架。新聞縱橫值班編輯撥打了多家主城區超市的電話,Ole超市金融街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幾天前就已經將淡水活魚下架。
記者:現在是否還有活魚可以賣?
超市: 沒有。
記者:賣完了?
超市:現在好像通知的是下架了,通知是幾天前就有。
記者:什么時候下架的?
超市:鯽魚幾天前就沒有了。
西城區百盛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有活魚銷售,但可售賣的品種并不十分齊備。
超市:這兩天才斷貨,現在活的只有桂魚。
并非所有超市都已將活魚下架,部分超市依然保持著充足的活魚貨源供應量。記者就此采訪了沃爾瑪建國路店的工作人員。
記者:有活鯽魚?
超市:對。
記者:除了鯽魚有沒有其它魚?
超市:有草魚。
記者:整年都沒有下架?
超市:對,本超市的東西絕對合格。
隨著年底來臨,超市進入供應商調整時期,會根據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銷售量進行品種的調整,屬于企業正常商業行為。事實上,魚類的冷藏運輸一直都是一個趨勢,冰鮮魚等一般是在結冰狀態下低溫保存的,即所謂的“凍藏”,保鮮時間相對較長。不少超市已經逐漸減少了部分淡水活魚的銷售,如北京華聯大望路店等超市,甚至從不經營活魚生意。該店表示,“我們這兒沒有活魚,一直都是冰鮮的”。
針對近日網傳的因北京水體污染造成淡水活魚大量下架的說法,北京市食藥監局表示,網傳北京市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的傳聞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屬于企業自主行為,北京從未統一下達停止銷售淡水活魚的通知。
今年5月份起,北京市各大超市門店已陸續有停止銷售草魚、鱸魚等淡水活魚的行為,改為銷售更符合超市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冰鮮魚類,如物美超市已停售活魚近1個月,目前仍有超市有停止銷售淡水活魚的打算。隨著年底來臨,超市進入供應商調整時期,會根據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銷售量進行品種的調整,屬于企業正常商業行為。例如,隨著北京市場和消費習慣的改變,集貿市場、商超早已自主停止了活禽銷售和現場屠宰等行為。
北京市食藥監局表示,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常年達9成以上。一直以來,北京市嚴格加強對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各類水產品經營主體的監管,對于不合格產品,市食藥監局會依據《食品安全法》規定作出相應處理。下一步,北京市食藥監局也會持續做好水產品監管工作。(編輯李行健馮爍 江曉晨)
?
?
相關鏈接:
北京市食藥監局:網傳水體污染致淡水魚下架不可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