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學生及家長,學校和老師占據了足夠強勢的地位,老師不管再怎么不對,學生及家長也是能忍則忍,只要成績過得去,日常管理中的瑕疵也就被放過。
朋友最近很煩,因為剛上初一的兒子,被班主任組織學生以“同學投票選舉”的方式“遣送回家”,不讓孩子中午在學校午休,理由是孩子中午看書不睡覺。隨之而來的后果是,朋友每天中午都得急匆匆地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飯,大人麻煩忍忍也就算了,但她總擔心老師這樣的舉動,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朋友的老公得知事情后,很惱火,甚至打算去找老師去理論,但被朋友死死攔住了,畢竟孩子在老師的手里,關系要是搞僵了,以后更沒法弄。我建議她找老師聊聊,家長和老師溝通,天經地義,但最后,她還是沒去找老師,因為不知道該咋說,生怕哪句話沒說好,結果更糟糕。
因為做過兩年教師,所以我每每想起這件事情,總會不由自主地問自己:如果我依然在學校當教師,會不會變成這樣的教師?想來想去,還是不得不承認,很有可能。朋友說,她兒子的班主任也沒有什么壞心,可能潛意識地認為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投票選舉很“民主”,是一套值得推廣的教育理念,所以“投票”就成了其教育管理中經常使用的方式。
不由得想到,十多年前的時候,我在山東一所中學當教師,剛上班的時候,我總是很不適應同事對學生如犯人一般管理,不但嚴厲甚至還會時不時體罰,我告誡自己,一定不要成為那樣的“暴君”,但遺憾的是,沒過一年時間,我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向那些同事看齊,收拾了幾個調皮的孩子。
我為什么會變成我不喜歡的模樣?離開學校十年了,還是忍不住這樣問自己。應該說,功利性的環境影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還記得,當時不少學生在周記中給我委婉提意見:老師,你對那些調皮的學生太好了,你要更厲害一些。領導也不斷告誡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一定要嚴格管理學生,只有嚴格才能出成績。所以,我慢慢就變成了我不喜歡的樣子。
朋友的兒子所在的學校,是本地最好的學校之一,每年考進名校的學生一把一把的,多年拿下全省高考狀元。這種背景下,學校及老師養成一種“高冷”范兒,似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相對于學生及家長,學校和老師占據了足夠強勢的地位,老師不管再怎么不對,學生及家長也是能忍則忍,只要成績過得去,日常管理中的瑕疵也就被放過。
當下社會中,教育一直是一個被高度關注的領域,但家長經常會發現,日常的教育實踐中,經常會呈現出“兩張皮”的模式,即,在經驗推廣的時候、在學校宣傳的時候,學校及老師大講特講的是美如烏托邦一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教學相長、呵護天性等等“高大上”的概念,一個接一個。但在日常管理中,你卻看到另一幅景象——體罰不斷、冷暴力不斷。如果哪個老師真的施行美好的教育理念,會頭破血流。
我當年的校長曾在全校教師大會上說過一句話: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績,哪怕你整天在家睡覺都行!話有些粗,卻深刻契合了當下教育的實質,成績好了,啥都不是問題,成績不好,你再努力,教育理念再怎么先進,都是空談。我堅信,朋友兒子的老師,基本素質一定很優秀,否則她無法在這所名校立足,她上大學的時候,也一定牢記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并愿意為之努力,但功利性的現實,分數至上的氛圍,一點一點地蠶食了她當初的理想,在成績的壓力下,所有的出格與個性都是不被接受的,老師只喜歡那些規規矩矩、嚴格依照安排學習的乖孩子。
朋友在咨詢了一圈之后,最后不得不接受一位教育專業人士的建議,家長和孩子都努力適應老師的教育管理方式。因為無處可逃,我和朋友只能衷心地希望孩子盡快擺脫這次“投票”帶給他的不良影響,最大程度地在功利教育的現實中,尋覓到最穩妥的成長方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