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5日消息(通訊員劉偉 記者鐘元韜)11月24日起,海口市龍華區組織貧困戶254人分3批次外出觀摩學習,開闊眼界,借鑒“精準扶貧”貧困戶的成功經驗,切實提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據龍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組織該區各鄉鎮“精準扶貧”貧困戶外出觀摩學習,采取“一路看一路學”的觀摩方法,切實提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24日,79名來自龍華區新坡鎮的第一批貧困戶學員在龍華區農林局的負責人及海口名美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老師帶領下,分別來到“規模化農業設施形成規模化生產方式,形成高產高效模式”的龍華區龍泉鎮大力洋新發地蔬菜基地、龍華區遵譚鎮東譚貧困戶合作社、“養殖業成功示范點”龍華區龍橋鎮貧困戶黃桂英養豬基地、瓊山區紅旗鎮三紅蜜柚生產基地等地學習觀摩。
在遵譚鎮東譚貧困戶合作社,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份,經海口龍華區、鎮、村、組干部實地走訪了解到,坊門村蔡汝平、蔡甫昌、蔡甫漢、王文波、王文利五戶貧困戶愿意結成互助組,采取集中養殖、互相幫助的方式脫貧。蔡汝平愿意提供土地,但是集體缺資金,對此,龍華區人大辦與遵譚鎮政府幫扶建起了100平方米欄舍和100米圍墻,采購7頭牛、86只羊以及400只雞,因戶因人施策分配,幫助他們脫貧。來自新坡鎮新坡村的學員梁振興非常興奮:“東譚貧困戶合作社非常實用,操作也相對簡單,我們應該學習這種模式脫貧致富。”
隨后,學員們又來到龍橋鎮成功脫貧的王桂英家。4年前,龍橋鎮貧困戶王桂英的丈夫患病離世,留下她和一對雙胞胎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有殘疾,另一個要上大學,生活重擔壓在王桂英瘦弱的肩上。今年上半年,經實地調研,龍橋鎮結合王桂英的實際情況,給她送來了2頭豬、2頭牛、3只羊和100棵檳榔苗,為她提供脫貧致富的資本。同時,經核實,確認王桂英家居住的房子系危房,遂將她家納入危房改造項目范圍。如今,王桂英的2頭大母豬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生下了18只豬仔,賣掉后獲得了1萬多元的收益,3只山羊生下了3只小羊仔,再過幾個月就可售賣。
了解到王桂英的情況后,新坡鎮群益村的學員蔡雅清說:“只要打開思路,找準路子,脫貧不是夢。”蔡雅清表示,這種觀摩的方式讓學員們有很大的收獲,不僅豐富了精準扶貧的培訓方式、幫扶形式,增進學員之間的技術交流,還拓寬了學員現代農業科技視野,非常有利提高增收致富的實踐和信心。
?
?
相關鏈接:
巴山深處農民趣味運動會:提升脫貧攻堅“精氣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