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黑龍江省肇東市有村民因焚燒秸稈被拘留,但其家人認為秸稈只能焚燒,不然無法種地,此事引發熱議。
《大氣污染防治法》明令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構成犯罪還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應對農民“網開一面”,引導其有效利用秸稈,才是斷決焚燒的最終途徑。
村民稱秸稈不燒開春沒法種地
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監測數據顯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間,環境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756個,其中黑龍江省以580個火點數居第一,占此次監測到全國火點總數的76.7%。
在此期間,華北、華東出現大規模霧霾。環保部專家會商后,認為“元兇”在黑龍江,主要源于當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黑龍江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劉元海坦承,秸稈燃燒是本輪黑龍江當地霧霾主要成因之一。
近日,據《工人日報》報道,肇東市加大了秸稈禁燒宣傳力度。一位因燒秸稈被拘留的村民家人說,路邊掛了宣傳條幅,派出所也總有人下來,鄉鎮干部更是挨家挨戶通知,街上“大喇叭”也天天在喊。在這種情況下,“頂風”放火而被拘留的村民也是酒后點的火,理由是,“地里的秸稈要是不燒,開春就沒法種。”
當地政府發文禁止焚燒秸稈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肇東市公安局證實,確實有人因焚燒秸稈被拘留。
肇東市公安局一位民警表示,秋收以后,綏化市和肇東市政府都下發了禁止焚燒秸稈的文件。但鄉鎮部分村莊仍有火點,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對拒不執行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決定、命令的,依照情節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處500元以下罰款。對依然不聽勸阻,繼續焚燒秸稈的人員,給予行政拘留處罰。
此前,肇東市政府曾發布《關于全面禁止野外焚燒秸稈的公告》稱,要在全市范圍內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對于違反規定進行焚燒秸稈活動的單位和個人,要立即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處罰。造成重大大氣污染事故或導致其他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昨日,新京報記者在環保部官網查詢發現,最新一期《環境衛星秸稈焚燒遙感監測周報》顯示,11月14日至20日期間,環境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33個,涉及6個省,15個市,20個縣。其中黑龍江監測到的火點數為0個。
■ 焦點
禁燒秸稈規定令農民兩難?
農民稱不燒秸稈無法種地,回收等方法費用高
吉林省松原一位農民稱,當地對焚燒秸稈也有禁令,但不燒秸稈就無法種地,禁令出臺后進退兩難。
“以往會將秸稈拉回家燒火或者喂牛,現在不缺燃料,也就沒有往回拉的必要。也有村民想著雇傭機器將秸稈回收,但如今雇都雇不到”。他表示,只有秸稈數量足夠多的地方,才會有人愿意上門回收。此外,有商家表示愿出租打捆機,每捆約400斤,租金30元。但他認為,這種做法成本太高,且打捆的秸稈也無法處理。
也有農民認為,廢棄秸稈可以用大車旋耕,翻地,把秸稈翻到土里做肥料使用。不過這種方法依賴機器,如果沒有好機器,反而影響播種,“壟臺的茬子能攪碎,壟溝里的攪不碎”。
也有網友質疑,秸稈作燃料存在壓塊熱值低、價格高的問題,且不焚燒會使土地含炭量下降,加上化肥的使用,會使土地板結。“東北適宜深翻深埋還田,但這種方法費用很高,農民不愿接受。”網友表示,即使接受,那些不耕翻地塊的秸稈,還需要從地里弄出來。沒有辦法弄出來,農民只好焚燒。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肇東今年通過家畜飼喂、堆漚造肥、制作草編制品等方式,秸稈轉化利用約160萬噸,占全部秸稈產量的63%。
燒秸稈被拘是否合法理?
律師表示當地明文禁燒,違者可拘留并罰款
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永杰律師認為,肇東市公安局對焚燒秸稈行為人的行政拘留沒有問題。
“在田間焚燒秸稈,容易造成火災,這種行為是在危險場所使用明火。”他介紹,這違反了《消防法》第六十三條第二項規定: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此外,《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規定,拒不執行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行為,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而在村民被行政拘留前,當地政府組織召開秸稈禁燒工作緊急會議,并下發通知。
綜合以上法律規定,王永杰認為,肇東市公安局對焚燒秸稈者行政拘留是合適的。
也有專家稱,東北地區的農民也不愿意焚燒秸稈,“他們知道焚燒秸稈的危害,可是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不應該對其橫加指責”。
■ 觀點
解決難題需政府綜合考量
對垃圾焚燒有研究的知名環保人士黃小山表示,秸稈露天焚燒會產生PM2.5、氮氧化物、二惡英等有害物質。近年來國家鼓勵生物發電,但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地區的農民坐地漲價,此外,由于秸稈分布在農村,收集、運輸都成為問題。
“秸稈焚燒的問題納入法律成本較高,需要政府綜合考量?!秉S小山說,引導農民有效利用秸稈,才是斷絕焚燒的最終途徑。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秸稈回收已成了一門生意,不少秸稈經紀人在網絡發布秸稈求購或出售信息。
記者聯系上肇東市當地一位秸稈經紀人,對方表示,當地有幾家公司從事秸稈回收生意,市價為每噸2300元,有不少農民愿意回收。
此前環保部曾發文,中央財政安排10億元,在秸稈焚燒問題較突出的遼寧、黑龍江等10省份,開展試點工作。通過政策鼓勵扶持,引導農民自主自覺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嚴禁秸稈露天焚燒。
此外,以肥料化、飼料化促進種養結合,推動秸稈機械粉碎還田、生物腐熟還田、養畜過腹還田,發展以秸稈為原料的農村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秸稈成型燃料、秸稈食用菌種植等能源化、燃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提高秸稈工業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記者曾金秋)
?
?
相關鏈接:
若回收有利可圖,焚燒秸稈歪風可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