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8日消息(記者謝大強 特約記者吳彭保 通訊員陳創淼)“以市黨代會、市兩會精神為引領,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奮力開創秀英更加美好的未來。”26日,秀英區委書記張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全力抓好民生事業,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為打造“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主引擎”貢獻秀英力量。
張霽介紹,秀英經過“十二五”時期打基礎、補短板,全區經濟實力、綜合競爭力和發展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完全有條件、有信心在未來五年實現發展的大升級、大跨越。因此,秀英提出了“一心五區”的發展目標,即:未來五年,秀英區要建設成為“省會城市政治文化中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的核心區、大南海開發區域中心城市的新都區、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的聚集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海南‘首善之城’的示范區”。同時,秀英將牢牢把握這次黨代會、市兩會提出的東西雙港驅動、“海澄文”一體化、瓊州海峽經濟帶、一江兩岸、全域旅游及大健康產業等重大機遇,精準對接、扎實發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秀英將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舉措,繼續堅持“六個一”工作模式和“四個三”工作機制等行之有效的重點項目推進機制,發揚敢打硬戰、善打硬戰的作風,做到工作力度不減弱、工作勢頭不改變、工作節奏不放松、完成時間不拖后。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釋放體制機制活力,破解發展難題。在區財力許可范圍繼續推行區級PPP項目,將環衛一體化范圍擴大到主城區之外的鎮,達到環衛一體化全域覆蓋;依托石山鎮特色資源優勢,深入推進石山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1+2+N”農業小鎮建設模式,推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農業、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
“我們將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張霽說,秀英繼續以產業扶貧為突破口,堅持產業發展扶持到戶、生活條件改善到戶、致富能力提升到戶,切實提高扶貧實效;采取多種辦法,加大繼續幫扶及跟蹤回訪力度,不斷鞏固脫貧成效,堅決防止返貧現象發生。同時,統籌做好脫貧的第三方評估工作,建立扶貧退出機制,做好扶貧戶的合理退出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抓好民生事業,繼續加大民生領域的投資,確保每年70%以上的財政收入投入民生事業,每年辦好10項為民辦實事,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同時,統籌抓好就業、居民養老保險、教育、衛生、計生、文化、體育、“菜籃子”等民生、民心事業,增加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群眾的需求。在不斷鞏固提升“雙創”成效的基礎上,堅持“雙創”工作標準不變、力度不減,努力維護秀英社會和諧穩定大局。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第七次黨代會勝利閉幕 張霽當選區委書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