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近期在國家藥品抽驗中發現,庫爾勒龍之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等25家藥企分別生產的安神補心丸、小兒咳喘靈顆粒等29批次藥品經檢驗為不合格產品。相關批次藥品已被責令停產、召回。(11月28日新華網)
藥品是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藥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可以說確保藥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然而這最大最重要的民生卻一次次受到挑戰,29批次藥品被通報不合格,多家知名藥企上榜。另外,曾經發生的“齊二藥” 事件、欣弗藥品不良事件、烏蘇里江雙黃連注射液致死事故等,讓我們觸目驚心。這不僅表明了我們藥品安全方面存在著問題,更重要的是對人民的生命造成了損失,因此進一步保障藥品安全刻不容緩。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要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這“四個最嚴”為促進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指明了方向。
做“良心藥”,需要監管部門用良心監管。“良心”不僅代表了嚴格仔細,更代表了嚴謹科學。很多時候我們的監管部門并不是不嚴格不認真,而是缺少嚴謹科學的監管手段,加強監管手段的嚴謹性科學性,不斷地利用先進的科學手段和互聯網手段,并將其融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對藥品行業的監管效率。
做“良心藥”,還需要加大對違規藥企的處罰。違法成本低,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個別藥企對藥品安全法規的漠視。這些藥企無視法律,無視良心,只為追逐利益,生產的不合格藥品對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加大對違法藥企的處罰力度,扶正藥企“良心”,來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促進藥品行業健康發展。
做“良心藥”,最重要的是藥企用良心制藥。意識指導行動,藥企只有用良心制藥才能生產“良心藥”。用良心制藥卻也不是說說而已,可以說藥企是藥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于藥企來說藥品質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安全應是企業始終追求的不變目標。藥企應該主動承擔責任,自行加強對藥品生產環節的監督,確保萬無一失,增強責任意識。藥品的特殊性使得醫藥企業需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如果不合格藥品被銷售使用,所造成的危害是無法估量的。因而,藥企只有良好的履行了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夠贏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才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
藥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我們要做的是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在藥品行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加大對藥品生產的監督和問責,不斷查缺補漏,使企業生產“良心藥”,人民用上“放心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