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同事的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一條轉讓指標房的信息,陳宇心動了。在朋友及其妻子的聯系之下,他先后向中間人交了12萬元指標費。可是,1年多后,他發現收錢的人根本就沒有能力拿到指標,在報警稱中間人詐騙未果的情況下,陳宇向海口秀英區法院提起訴訟。
2014年12月1日,陳宇發現同事韓斌朋友圈轉發了一條信息,稱有朋友對外出售海口海甸島某小區指標房,面積為88平米的兩房,只要交了指標費,一平米才2300元,還是和開發商銷售房源在一起,韓斌說有需要可以聯系他。在韓斌及其妻子孟倩的介紹下,陳宇認識了所謂的指標轉讓人吳琳琳及段海。
“他們當時承諾,只要交了指標費,保證我能按2300元一平買到88平的指標房”,陳宇說,當時說好要是選不了房將全額退還指標轉讓費。他才會先后將12萬元指標費給了吳琳琳和段海。其中,段海收了5萬元,吳琳琳收了7萬元。吳琳琳將其中1.8萬元給了幫忙聯系的孟倩。陳宇交了錢,但一直沒能選房,在催促吳琳琳、段海仍沒有得到答復之下,他跑到小區開發商處問情況,結果一問之下才發現,吳琳琳、段海根本就不具備該小區的購房指標。陳宇向公安機關報案。吳琳琳、段海承認沒辦法拿到指標房,但會把錢退還。
秀英區法院判決吳琳琳返還陳宇5.2萬元,段海返還4.7萬元,并自陳宇提起訴訟之日起支付利息。(涉案人物為化名)
?
?
相關鏈接:
電信詐騙仍處“高發期” 平均5.4天就有一人受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