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30日消息(記者謝大強 通訊員陳創淼 鄭峻敬)“客人嘗了我家的土雞肉后都說味道香,紛紛跟我要電話,方便今后訂購。”今天上午,秀英區永興鎮儒張村精準扶貧戶黃忠海高興地說,政府扶持的600只雞,自己按照農村土雞傳統飼養方法養大,竟登上海南歡樂節海口主會場舉辦的美食博覽會。記者了解到,永興鎮專門在美食博覽會上開設了永興展館,并打開互聯網線上線下的暢銷之路,推銷貧困戶種養的優質農產品,為今后在產業扶貧工作中農產品銷售贏得口碑。
土雞土法飼養形成規模
記者走進黃忠海家,在一片2畝多的荔枝樹林下,四周用遮陽網圍起,放養著四處走動的土雞。黃忠海堅持用傳統的飼養方式,喂食玉米、麥糠、花生餅等。黃忠海說,政府產業扶持如今已獲得收益,今年3月政府扶貧送來的600只中雞苗成活率很高,現在已賣了幾十只,每斤25元;土雞蛋更是供不應求,每個1.5元就被本地商販搶購一空,“美食博覽會上土雞蛋以3元每個訂購,可我根本就沒存貨了。”他說,扶持的3只母羊一只已生崽。此外,政府還扶持他家一批優質荔枝苗、黃皮苗,為他家長遠發展進行幫扶。
建中村委會昌儒村貧困戶吳清誠家的養雞場位于自家黃皮果園里。記者趕到時,看到他與妻子正用煮熟的稻谷喂食。吳清誠說,因他有養雞技術,政府扶持他家800只蛋雞,天氣好時每天撿蛋120個左右,現在天氣轉冷產蛋減少;他已賣掉了400只,平均每只雞賣70元。吳清誠算了筆賬,除去成本每只可賺30元,加上賣土雞蛋的收入,他家至今扶貧創收2萬多元。為走上循環養殖的路子,吳清誠又自己購買了100只中雞苗放養在果園。
建中村委會主任鄭從盛介紹,吳清誠家產業扶持快速脫貧,讓其他貧困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他的帶動下,目前村中33戶貧困戶已有18戶選擇養殖土雞,養殖土雞數量達3360多只,已形成規模。
博覽會上為貧困戶發“名片”
返鄉創業青年、海口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黃時京說,美食博覽會永興展館,打出了“永興巖味”注冊商標品牌,專門推銷展示永興荔枝、黃皮、黃皮酒、黑豆、山柚油、蜂蜜、土雞、土雞蛋及薯類等永興當地土貨,引來各地客商及市民云集。試嘗了貧困戶養殖的土雞熟食樣品后,很多市民以35元每斤購買,一只閹雞賣到180元,現場接到10多個訂單,海口皇馬假日連鎖酒店現場也以這個價格每天訂貨50只土雞。土雞蛋12枚為一托,36元市內包送,通過微信商城,共下單100多份。
為幫助貧困戶打開優質農產品銷售門路,美食博覽會上還專門為貧困戶印發了“名片”——扶貧產品認購卡,上面印有貧困戶的農產品信息、住址與聯系電話等,向前來的客商和市民派發。貧困戶黃忠海說,“參加美食博覽會后,我的電話被打爆了。”
黃時京說,通過返鄉青年帶領貧困戶,參加各類展銷會,推銷永興當地優質農產品,進行品牌扶貧。此外還通過電商網上宣傳推介,協會通過保底價向貧困戶收購產品,通過網上銷售,讓客戶買到新鮮便宜的當地土貨,同時也支持了政府扶貧工作,扶持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強化“六合一”聯合執法 打造有序交通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