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時近年終,又到了電信詐騙的多發時節。從“猜猜我是誰”到“我換號碼了,請存一下!”乃至冒充保險理賠……電信詐騙的花樣不斷翻新。大多情況下,受騙者被要求通過銀行ATM機轉賬,實時到賬服務使得不法分子能快速轉移被騙資金。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從明天(12月1日)起,銀行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銷。“后悔藥”是否真能夠杜絕電信詐騙?銀行用戶效率和安全又該如何權衡?
????眾所周知,銀行轉賬普遍提供的是轉賬實時到賬服務,但是這也存在不法分子能快速轉移資金的隱患。針對這種情形,日前央行發布新規明確,從明天開始,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以撤銷。
????北京某銀行工作人員張女士介紹,此次《通知》規定的管理措施將有效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這相當于給轉賬用戶“后悔”的機會。轉賬后24小時內,如果意識到匯錯賬戶或不想匯款,可到發卡行柜面申請撤銷這次轉賬。
????至于撤銷方式,可以通過電話銀行人工服務或柜臺申請撤銷轉賬。張女士表示:“不可避免會對社會公眾已有支付習慣產生影響,希望公眾能夠理解和配合。按照要求,目前已著手開始對ATM系統的升級和改造。”
????根據央行此前統計數據顯示,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近一半受害人是在不法分子誘騙下,通過ATM機向詐騙賬戶轉賬,且受害人大多在完成轉賬后較短時間內會意識到上當受騙,但資金已經轉出,并被不法分子立即轉移。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這一新規將會杜絕此類詐騙行為的得逞。“央行新規是針對前段時間頻繁發生的電信詐騙,通過ATM機轉賬侵犯消費者利益,在短時間內要有力治理損害公眾利益的情況。現在無論通過銀行卡還是ATM機包括通過網上支付,的確比以前使用現金大大提升效率,中間的確也滋生出一定風險。央行之所以出臺規定,也是希望寧愿效率稍微降低一點,也要保證客戶在轉賬過程中做到風險可控。24小時之內萬一你發現被騙,防止(資金)被轉走,可撤銷(轉賬)。”
????有網友指出,“24小時可撤銷”新規是否會衍生出比如“在個人借貸中,借款人先付欠款、借據收回,轉頭再把款提走”或者“轉賬收貨,貨到再把轉賬取消”等新詐騙形式呢?郭田勇認為,從規定中可以看出,轉賬后24小時內,資金將被暫時凍結,收款方無法進行支取、轉賬等操作。“資金沒有辦法到達對方賬戶上,對方如果把錢取走,交易很難撤銷。所以所謂24小時可以撤銷,潛臺詞是24小時內支付資金并沒有到達對方賬上。”
????另有觀點認為,交易流程延長勢必會造成用戶辦理匯款轉賬效率變低,會犧牲部分用戶的便利。對此,郭田勇指出,安全與效率本身就有平衡問題。目前新規能夠杜絕電信詐騙得逞,值得肯定;而如何通過增加技術含量的措施保證安全與效率雙贏,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相關部門下一步應該考慮的。“現在互聯網大數據發展很快,未來央行可以探討采用更為先進的辦法,在不損失效率情況下做到風險可控,這是個方向。銀行ATM機前面都有攝像頭,銀行客戶辦卡都有客戶照片、身份證件,比如可以采取影像比對技術,發現辦理轉賬的人不是持卡人本人,就可隨時暫停此次業務。未來可探討一些更加有技術含量、不降低服務效率的手段。”(記者張明浩)
?
?
?
?
相關鏈接:
廣東形成防范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新格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