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三亞境內分布有55個廢棄建筑用粘土礦和花崗巖石料礦山,此類礦山主要沿繞城高速公路、南丁互通至亞龍灣公路、西線高速公路等交通線分布,不僅影響城市美觀,也帶來生態隱患。
為呵護鹿城的青山綠水,《方案》將55個受損山體分4期列入生態修復工程內。其中,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亞龍灣路口山體、東環鐵路隧道口及抱坡嶺受損山體的修復。三期工程將對半嶺溫泉度假區周邊受損山體及崖州區等21個山體進行修復。目前,三亞市林業局已立項推進21個受損山體的修復,力爭明年完成修復工作,這些山體主要集中在抱坡嶺、半嶺溫泉、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周邊,受損面積達27.82萬平方米。四期工程將對集中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主干道等周邊的受損山體進行修復,爭取2017年至2018年完成。
根據《方案》,受損山體將通過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系統,重構生物棲息環境,力爭使其生態系統恢復并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
相關鏈接:
注意!12月1日-12日三亞瓊海等6市縣停電計劃|附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