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銷特產,豁出去了。”記者了解到,日前,來自福建、貴州、甘肅、陜西、江西、山西、吉林等7個省份的8位縣干部,聯手來了一場直播秀,把農產品搬上“線上集市”展示。今年43歲的寧德古田縣副縣長凌宏,第一個登場,在網友面前煮起了古田的新鮮銀耳。(12月6日《海峽都市報》)
應該說,為推銷當地的“農產品”,這場直播秀效果似乎還不錯。3分鐘就收獲了101萬次點贊。直播開場不到30分鐘,直播室就涌進了10萬人次。顯然,如果不是縣長直播,恐怕也沒有那么高的人氣指數了。
官員當起“推銷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而官員為了推銷當地旅游或是農產品,不惜充當起推銷員。這值得點贊。其實,官員當推銷員,借助“互聯網”直播,并不困難。一般情況下,官員的能力不會太差,只要事先作好準備,當個“推銷員”不是什么難事,大家看官員推銷,主要還是覺得“特別”。應該說,官員當“推銷員”有其優勢,但這畢竟只是“逢場作戲”,官員那么忙,也不可能有很多時間做“推銷員”,更重要的是,官員的“推銷員”也只是起到短暫的作用。或許網友們覺得新鮮也就因為官員推銷就購買,那么下次不是官員推銷就懶得買了。而買的時候可能也只是為了湊熱鬧,下次顯然不會有這樣的熱情了。
“縣長直播賣特產”是容易的,只要官員有勇氣將自己“推”出去就行了。但對于農民來說,要推銷農產品,不可能靠官員去推銷,也不可能憑借官員的影響力,而是一方面要靠產品說話,產品是綠色產品,有營養味道好,消費者就喜歡,另一方面是靠宣傳,而官員“推銷”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但不會是常態化的推銷。官員要做的也不只是臨時充當一回“推銷員”,而是構建起有效的具有互聯網特征的常態化的農產品推銷網絡,將當地農產品推銷出去,這才是官員要思考的,也是最需要做的。當縣長直播賣特產的時候,此時官員就像是“廣告演員”,其效果最多是和明星演員一樣。最終說話的還是憑質量。官員不像演員,除了“表演”,還能夠憑借手中的權力幫助農民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品牌。
對“縣長直播賣特產”,我們的確應該給予點贊,但其難度并不高,我們必須有個清醒的認識,最重要還要看官員是否建立起常態化的銷售渠道,是否常態化幫助農民推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