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偷襲珍珠港”和“廣島核爆”往往被史學家對等分析,是美日盟國間的心結,然而安倍此舉意在凸顯跨越了太平洋戰爭中兩國兵戎相見的過去、達成“和解”的日美同盟的重要性。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比起珍珠港,安倍最該去的是南京!”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12-07 09:05

      2016年12月7日,珍珠港遭襲75周年祭。

      75年前的今天,日本向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發動了偷襲,美軍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受到毀滅性打擊。2400多名美軍士兵和平民喪生,18艘美軍戰艦被炸沉或毀壞。由此引發的太平洋戰爭不僅使美國卷入二戰,也成為橫亙在美日兩國關系間揮之不去的歷史舊結。

      日軍99艦爆正在轟炸奪路而逃的“內華達”號。(資料圖)

      然而75年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成為日本首位悼念美國珍珠港事件的現任首相。他將于本月26-27日訪問美國夏威夷,安倍對外表示:“此次訪問是為了悼念戰歿者。絕不能重演戰爭的慘劇,將面向未來表達這一決心。”

      但是安倍此舉的目的真的僅僅只是為了誠心悼念戰歿者嗎?各方的質疑聲接踵而來,因為看似真誠的哀悼,實則還有很多“政治盤算”值得考量。

      有媒體認為,在特朗普上臺后持續要求日本增加負擔駐日美軍費用的情況下,安倍有意通過此舉對美國進入特朗普時代發出多種信號。首先是希望借此強化對特朗普的“求愛”,向美國和世界展示美日同盟“不會變”。

      “偷襲珍珠港”和“廣島核爆”往往被史學家對等分析,是美日盟國間的心結,然而安倍此舉意在凸顯跨越了太平洋戰爭中兩國兵戎相見的過去、達成“和解”的日美同盟的重要性。英國《金融時報》稱,安倍對珍珠港的歷史性訪問,將打破日美之間最后一個禁忌。

      另一方面,安倍還試圖為奧巴馬的外交成績“添磚加瓦”,為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日同盟關系“順暢和睦畫上句點”。《赫芬頓郵報》認為,安倍此舉也有牽制特朗普的意思。安倍5日表示,他希望夏威夷之行可以再次確認美日同盟的價值,而特朗普此前曾對這個同盟提出質疑。

      安倍和奧巴馬(資料圖)

      既然來珍珠港是“悼念戰歿者”,那么安倍是否會對昔日日本襲擊珍珠港所犯下的累累罪行道歉呢?日本共同社分析認為,日本國內支持安倍的保守勢力強烈反對道歉,而如果安倍不道歉,這似乎又與其“痛徹反省”的表態大相徑庭。曾任外交官的日本外交安保專家宮家邦彥明確表示,安倍不可能在訪問時直接進行道歉。

      只是悼念,并非道歉。所謂安倍反省歷史的“誠心”之舉,卻是他現實主義的政治手腕。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認為,安倍訪問珍珠港,只是想通過這種做法拉近和美國的關系,向美國表達忠誠。日本在面對不同國家時,對二戰反省的真誠度天差地別。對待與美國作戰的歷史,日本的反省比較深刻,也是為了買美國的好。而面對其他國家時,比如對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日本則顯示出故意減輕罪責、逃避責任的一面。可以說,安倍對于歷史反省的認知,是從現實主義政治的角度出發的。

      “難道去一下珍珠港,當年偷襲珍珠港事件就可能隨風而去?二戰歷史就一筆抹煞了?”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長高洪認為,這不是實事求是地尊重歷史的態度,而是一種“政治秀”。

      對于安倍的政治秀,日本政治評論家本澤二郎更是直截了當指出,“比起珍珠港,安倍最應該去的是中國。他應該去南京看看大屠殺帶給中國人民的痛苦,去哈爾濱看看731部隊干的‘好事’”。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隆重舉行。當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新華社記者韓瑜慶 攝

      歷史就是歷史,任何毫無反思誠意的表態和言論,都只能被稱為“作秀”。這里要提醒安倍的是,下周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9周年紀念日。如果在珍珠港犧牲的美軍值得緬懷和悼念,那么死在日本侵略軍屠刀之下的三十萬中國人又當有何種態度來對待呢?

    ?

    ?

    ?

    相關鏈接:

    75周年!日美將首次在珍珠港聯合舉辦紀念儀式
    中國艦艇編隊抵達珍珠港 當地民眾樂見我海軍到訪

    ?

    相關鏈接:
    中國艦艇編隊抵達珍珠港 當地民眾樂見我海軍到訪
    75周年!日美將首次在珍珠港聯合舉辦紀念儀式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