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條醫生“炫富”的微博火了。認證為“泌尿外科執業醫師”的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網上曬出新買的一萬多元一件的羽絨服,惹來熱議。一些網友質疑,一個執業醫師為何花錢如此大手筆,還有人認為,身為醫生如此炫富恐不妥。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憑本事吃飯,沒什么好噴的。(12月7日《成都商報》)
也許是基于人們對炫富顯闊現象的本能反感,更遑論是貴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其曬萬元豪衣、炫百萬豪富的高調張揚,難免遭遇網民關注和輿論質疑。但在筆者看來,“炫富”并無原罪,“白衣天使”也有晾曬收入、袒露心跡的權利與自由。圍觀醫生“炫富”,關鍵要看用以穿名牌、購豪宅的巨額錢財是否“來路”正當。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在國人的認知習慣中,品格含蓄、為人低調的謙卑者往往受贊,而性格外露、處事張揚的顯擺者常常遭貶,即便是再有錢的主,也需“悶聲發財”,不宜過度炫富。這不僅緣于對部分國人具有的“仇富”心理的忌憚,也與“樹大招風”、隨波逐流的從眾心態有關。可如今時代變了,注重個人包裝、善于自我營銷、敢于高調露富,已成并非鮮見的生活現象。問題的關鍵在于誠實守信、合法有道,能夠經得起時間檢驗、民眾質疑和法律拷問。
審視任黎明醫生從節儉到豪擲的心路歷程和行為改變,汶川地震和父親患癌兩件事所顯示的生命脆弱,讓人到中年的他有了“生命卑如青草,何必對身外之物錙銖必較”的心靈震撼。基于這種豁然開朗的“道理”明白,其微博“炫富”自然就有了足以順理成章和自圓其說的思維支撐:人生有限,生命至上,享受生活,天經地義;與其煞費苦心地規劃未來,不如好好善待自己地“活在當下”。也許會有人對這種“一擲千金”的做法不以為然,尤其是以“兼濟天下”的慈善觀念解讀,更難言讓人敬佩的“高大上”。但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對自己好一點”乃人性本能,人們不必對豪富醫生選擇的生活方式妄加指責。
其實,人們質疑的焦點更當聚焦于“年逾百萬”的不菲收入。根據任醫生“財務公開”的信息披露,醫生工資、多點執業和投資公司是其成就百萬大亨的三條生財之道,而當醫生的年二十萬收入,僅為其中的五分之一。在這里,人們沒有看到灰色收入和坑蒙拐騙,其“來路”應該算清白正道。不僅如此,透過任醫生回應質疑的言談話語,人們或許更能感悟出一些生活道理,比如“知識就是財富”:正因為有了“天知道我讀了多少書”、“我天天都在更新知識,白天上班,晚上學習”的充電換腦,其才有了“線上線下講課”的外快收入;“憑真本事吃飯”:正是有了在小兒泌尿外科“行業頂尖”的專長地位,才有了“不少患者從外地飛過來找我做手術”的醫療成就。
醫生有錢不可恥。一場厘清財富“來路”的醫生“炫富”風波,不僅不會激化醫患矛盾的對立,反而彰顯出“以技養醫”的可期前景,這種正能量傳播,或可讓醫療“紅包”失去誘人魅力,讓怯以學醫的年輕人信心提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