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梅紅偉和同事們無數次乘船往返小浪底庫區兩岸,李金海老人的小船載著電力工人架起暢通庫區用電的最后一公里。 劉偉韜 攝
????梅紅偉和同事們經常對村里的貧困戶進行幫扶,村民也待電力工人如親人一般。 劉偉韜攝
在河南省孟津縣小浪底庫區兩岸,一些自然村受小浪底水庫及周邊地形地貌限制,被隔絕在孤島中。為了保證村民用電,國網河南孟津縣供電公司的員工,需乘著簡易小船穿過小浪底庫區,為孤島中的村民提供電力服務。10年里,村民李金海老人甘當電力工人的擺渡人,架起暢通庫區用電的最后一公里。
在小浪底庫區兩岸方圓50平方千米的山區,零星散布著1800余戶村民,這些村民就是河南洛陽孟津縣供電公司的員工梅紅偉的服務對象。
隨著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電燈、電視機、電冰箱等電器也逐漸在山區普及,村里每家每戶都安裝上了電表,但是一些自然村受小浪底水庫及周邊地形地貌限制,被隔絕在孤島中,給供電服務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每次去巡線、抄表開展供電服務工作,梅紅偉和同事們都要從庫區擺渡過去。
讓梅紅偉和同事們很感動的是,當地村民李金海自愿擔任電力工人的擺渡人,只要電力工人一個電話,李金海就會如約乘著小船在岸邊等。從2006年至今,10年里,小浪底庫區的無數次往返,成就了電力工人和庫區百姓一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緣分。
“2006年,我妻子在脾臟摘除手術后,消化道經常性出血,病情反反復復,醫院下了多次病危通知書。我放心不下的妻子,但是山區供電工作也離不開人,一雙兒女都還年幼,在上學。”梅紅偉說,他思量再三,就決定帶著妻子去供電所上班,以方便照顧她的日常生活
也是在2006年,由于兒子、兒媳都外出務工,身體硬朗的李金海老人接替兒子成了庫區的擺渡人。平時小孫子東子也經常會和爺爺一起在庫區擺渡。從那時起,梅紅偉開始時常乘坐李金海老人的小船去庫區兩岸服務。這一來一去,就是十年!
后來,梅紅偉帶著病妻上班的事被李金海和村民們知道后,樸實的鄉親們把積攢的土雞蛋送過來,鄉親們認為這是最好不過的營養品。“俺們用電有啥事,你總是跑前跑后,這些土雞蛋好好給媳婦補補身子!”鄉親們激動地說。
“人要學會感恩。”梅紅偉在付給鄉親們錢后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庫區鄉親。
10年間,李金海老人家里不管是維修線路,還是生活上的事,梅紅偉總是會過來幫忙。10年里,梅紅偉每次乘船去庫區對岸服務,李金海總會按照預約,早早地守候在岸邊。
2016年秋日里的一天,很意外,李金海沒有按照約定等在岸邊。正當梅紅偉準備撥通老人電話詢問的時候,他和同事們發現,李金海的孫子東子正駕船迎面駛來。
“爺爺生病了。爺爺說,他不能來載你們過河,你們就要走很遠的路,所以讓我來。”東子的話讓梅紅偉很感動,“老爺子堅守諾言10年,現在孫子又接力當擺渡人,我們一定做好供電服務工作,不辜負鄉親們的期望。”(完)
?
相關鏈接:
多虧你們了:外省8000余電力工人援瓊 連續奮戰10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