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穿腸過,喝了卻不醉。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副教授王利華研發了一種“不醉酒”。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他的實驗室一探究竟。
王利華介紹,喝醉酒主要是酒液下肚以后,乙醇進入血液,并在全身循環,從而影響大腦意識,此時駕車就有醉駕風險。王利華研發的“不醉酒”控制了乙醇進入血液的時間和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王利華在白酒里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可食用物質,這樣的“酒”喝下后,在胃里形成了凝膠,大部分乙醇被固定,從而減少了進入血液的乙醇量。“經過測試,9人飲用100毫升以內‘不醉酒’1.5小時后,只有1人達到酒駕。”
在實驗室,王利華還原了這一過程。在一盆人工胃液中,倒入加了食品級海藻酸鈉等物質的普通白酒,攪拌后,可以觀察到酒與胃液的界面產生了穩定凝膠層。“海藻酸鈉遇到胃液里的酸形成了果凍的形態,把乙醇包在其中。”王利華還表示,喝下“不醉酒”后,最終會通過消化道的微生物降解掉,或者進入大腸直接排泄掉。
解決了喝了不醉的問題,但“不醉酒”好喝嗎?“‘不醉酒’保留了酒的嗅覺和口感。”試酒組成員、大四學生李亞超告訴記者,樣酒唯一缺點就是入口有粘稠感。目前,王利華已為他的“不醉酒”申請專利。
?
?
相關鏈接:
那些水果能讓你千杯不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