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1日消息(記者光明)2016年全國農業物聯網大會今天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中科院院士姚建銓等多名物聯網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和返鄉創業者等500人出席。會議提出,要總結石山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經驗,發揮“石山模式”示范作用,營造農業物聯生態打造智慧農業。
本次大會以“物聯生態、智慧農業”為主題,以“創新、分享、合作、發展”為宗旨,總結、分享近年來海南發展“互聯網+農業”,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所取得的積極成效,共同探討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的實踐應用、互聯網農業小鎮發展的模式、農業物聯網未來發展的前景和方向。
屈冬玉在大會致辭時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在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中,都把農業農村信息化擺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強大創新動力。他強調,要順應全球信息化發展趨勢,把農業物聯網作為農業信息化最核心、最根本的信息技術來抓,緊緊抓住信息革命給農業現代化“彎道超車”提供的重大歷史機遇,瞄準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狠抓落實,補齊短板,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屈冬玉對海南省建設互聯網農業小鎮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他表示,以石山鎮為代表的互聯網農業小鎮,連接了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生活與公共管理,打造了利用互聯網改變農村面貌的綜合平臺。促進了“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農民的融合、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找到了著力點,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找到了突破口和升級點。
何西慶在大會致辭時指出,近年來,海南主動適應新形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創新發展,在“互聯網+”現代農業方面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2015年在全國率先創建了互聯網農業小鎮,將互聯網技術融合應用于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過程。在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過程中,引導各方資本、創新要素向特色小鎮集聚,利用物聯網技術培育了一批電商農產品,創建了一批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正著手建設全省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下一步,海南將更好地應用物聯網技術促進熱帶特色農業發展;應用物聯網技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應用物聯網技術加快全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培育物聯網與農業結合的新興產業,促進海南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海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海南農業的物聯生態,打造海南智慧農業。
倪強在致辭時說,海口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等12個產業,出臺互聯網產業“金六條”扶持政策,并對龍頭企業入駐實施“一企一策”,集中打造了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創新創業平臺。全市互聯網產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占全省比重的2/3。特別是在去年5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啟動石山互聯網小鎮建設,有效促進了“互聯網+”與特色農業、全域旅游、美麗鄉村建設和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在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新農民創新創業大會上,石山模式得到了大會的肯定。海口期待與專家、企業家在現代農業發展、全域旅游等方面全面開展務實合作。
副市長文斌出席會議。
本次大會由農業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農業廳、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承辦,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政府、海南省農業廳信息中心等單位協辦。
?
?
相關鏈接:
2016全國農業物聯網大會與會嘉賓實地考察“石山模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